2 3 31 48.5 2 2.5 1284 656 (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_____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_____。
2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时间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基本公式_____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 (2)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vBC=_____m/s;vAC=_____m/s。
2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为了确定像的准确位置,应该选择_____作为实验的反射面。(选填“薄玻璃板”或“平面镜”)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方便比较_____。
(3)蜡烛A逐渐远离镜面时,它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中移动另一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镜子的像完全重合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竖直放置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5)若在实验中观察发现,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你认为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B B C D A D B 二、填空题 11.0×103 一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不变 变小 12.会聚小于 13.虚 上升
14.大 水面 放出
15.声源 传播过程 16.加速 20 三、计算题
17.(1)1000cm;(2)1.2×10kg/m 18.(1)G1346车次(2)196km/h 四、实验题
19.左 38.4 2.56×103
20.0 同一高度 透镜与蜡烛的距离小于10cm 缩小 照相机 A 远视 21.碎冰块 乙 BC 固液共存 越来越大 沸腾 C 22.(1)20.50;(2)3;(3)不能;没有控制变量 3
3
3
23.v=
st 0.05 0.03 24.薄玻璃板 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不变 不能 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桌面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小明想测石块的密度,进行下面的操作: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0:
(2)在烧杯中装适量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3)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全部的质量为m2: (4)计算石块的密度ρ.
若在操作(3)中倒出部分水后,水面还高于标记处,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密度值将: A.偏大 A.相等
C.铝球的比铁球小
B.无偏差
C.偏小
B.铝球的比铁球大 D.浮力都等于重力
D.无法确定
2.把两个物重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
3.如图,小红身高1.6m,站在平面镜前3m,则
A.小红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一定比1.6m矮 B.若小红靠近平面镜1m,则她在镜中的像会变大
C.若小红以1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则镜中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2m/s D.若小红靠近平面镜1m,则她与镜中的像的距离是2m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5.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如果将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8cm处,所成像的特点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寸的全身照,正确的操作是 A.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里缩 B.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外伸 C.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里缩
B.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6.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小刚拍一张二寸的半身照,小刚在原地不动,小明又要给他拍一张二
D.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外伸
7.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吃棒冰解热 B.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C.秋天早晨的“大雾” D.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 9.我们能够辨别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A.音色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调不同
D.频率不同
10.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两次划动时均保持齿的振动幅度相同,则听到的声音第二次与第一次对比
A.音调变高 二、填空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
11.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金属块,示数是8.1N,当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是5.1N,测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_N,金属块的密度为 ________kg/m3 。 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kg/m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八年级的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小红的眼睛如图A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要看到如图B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
3
3
13.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变了一个小魔术: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是慢慢往碗内倒水时,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这种现象是由于_____造成的,人眼看到的硬币比真实的硬币位置要_____(选填“高”或“低”)
14.冰箱冷冻室里的食品如果不用塑料袋包装就会变干,这是__________现象,冷冻室内四周会有霜形成,这是_______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5.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声音在空气(15℃)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m/s。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