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信息系统集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2 7:47: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信息系统集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集成的需求越来越强。信息系统集成作为信息系统工程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教学上存在内容庞杂、实践性强、课时有限等难点。本文作者有效地组织课程的内容,根据内容采取不同方式的教学方法,互相配合,优势互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系统集成;教学方法;模拟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集成的需求越来越强。信息系统集成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也是CC2005 Internet Technology里面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覆盖的知识面十分广泛,涉及到信息系统各个层次的技术繁多。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所需的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原则、方法以及相关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就尤为重要。但由于课时有限,如何选择课程的内容并进行有效的组织,从而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课程概述

信息系统集成是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迅猛发展,政府和企业各部门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日益加重,信息系统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信息系统面临数据标准不统一、模块低水平重复开发、信息孤岛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统一资源建设和信息系统集成,为国家能够更高效地进行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课程要求学生了解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原则、目标以及信息系统集成基本技术。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综合型信息系统开发和集成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的主流技术和标准,为将来参与信息系统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整个课程学习后,学生将在工作中能够综合运用本课程讲授的知识,提出信息系统集成的明确需求,并提供解决方案。

该课程的课内学时为32课时,课程内容基本覆盖了信息系统集成涉及到的各个层次的内容。

3教学设计

为了实现课程学习目标,我们首先需要对课程学习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安排,再针对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3.1教学内容选择

由于时间有限,教学中应该抓住主干部分,优先选择与主干相关的最基本、最常用的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图1展示了整个课程的内容,按层次分成了信息系统集成概述、网络集成、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四大主干内容,每个主干包括了相关的教学内容。

3.1.1信息系统集成概述的教学内容

信息系统集成概述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计算模式以及信息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原则、目标和体系结构,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以及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也是这一部分学习的重点。

信息系统集成的相关概念、原则和体系结构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信息系统集成是根据应用的需求,将各种网络设备、服务器系统、终端设备、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和应用软件等相关软硬件和相关的数据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使之具有优良性能价格比的计算机系统的全过程。而信息系统集成的原则和体系结构的划分将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始终贯穿整个工作过程以及各种层次的技术应用上。因此,学生理解信息系统集成的原则和体系结构的划分在整个课程学习中是首要的。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越来越复杂,规模也越来越庞大,项目管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视,让学生了解项目管理的相关概念和

过程,可以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科学地管理项目。 一个大的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离不开招标投标评标三个阶段,学生毕业后从事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必须要对这三个阶段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较为了解,因此项目的招投标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3.1.2网络集成的教学内容

网络集成包括网络系统集成的体系结构、综合布线系统、网络互连技术、服务器技术、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等主要技术。

综合布线系统是网络集成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子系统,主要是指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以及相关的设计原则和标准,能够提高学生在智能布线的设计、施工、监理、测试所需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网络管理与维护工作奠定基础。

网络互连技术的学习重点在如何针对应用需求和实际情况组成局域网,在广域网方面,则是让学生了解不同广域网连接技术的特点。

服务器技术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选择服务器的指标有哪些以及在服务器中采用的典型技术。为了保证可靠性,服务器中采用的典型技术包括磁盘阵列技术、双机热备份技术、容灾数据备份技术。

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技术的学习重点则放到防火墙、入

侵检测系统、安全扫描系统和虚拟专网技术如何进行部署的上。

3.1.3数据集成的教学内容

数据集成包括异构数据采集、元数据、XML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仓库、多维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 由于用户的原始数据可能分布在不同的物理位置、不同的信息系统,并以不同的格式表示和不同的介质存储,而用户的应用系统又需要对各种数据进行互访和共享,因此数据集成的目的就是屏蔽信息系统的异构性和数据表示方式的差异性,将不同系统中的数据通过各种技术进行无缝连接,并实现统一的访问。学习数据集成技术是学生学习如何实现不同的孤立的信息系统互访的重要内容。

要实现不同信息系统的互访,首先要解决数据格式不一致的问题。为了统一异构数据源的数据格式,可使用一种规范的数据格式描述语言来表示各种异构的数据, 以实现共享。而可扩展的标记语言(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技术则是目前应用系统之间交换数据的一种标准,因此XML技术是学生在学习数据集成部分的重要内容。

其次,由于历史原因,许多信息系统还是采用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为了实现应用程序对异构数据库的访问,学习存取数据库的标准应用程序接口(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on)的相关内容也尤为重要。

信息系统集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7l2f01o6v3z01x0bvw21wxgu8k84a00nd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