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图一、图二、图三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应的朝代。 (2)根据材料,你认为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8.(16分)中国有着悠久的海洋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鉴真和尚于天宝九载自扬州开始第四次赴日的尝试时,他的船遭遇逆风而被迫漂流到海南岛,他随后来到了当时最大的海外贸易港口广州。在这里,他看到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載如山,舶深六七丈”,他还发现,来自斯里兰卡、伊斯兰世界及东南亚的许多不同族裔的人都在这里访问或定居,“种类极多。” ﹣﹣《哈佛中国史》 材料二:
﹣﹣以上材料节选自于逢春《中国海洋文明的隆盛与衰落》
材料三:船队规模庞大,官员、将士、水手多达二万八千人,所乘之船长四十丈、宽十八丈,多达五六十艘,……肃清了张士诚、方国珍已经沦为海盗的余部。配合了对安南、蒙古用兵。发展了与亚非的官方贸易,允许中国商人随同进行贸易……所到之处,都代表明成祖向当地统治者颁送礼服、金印、历法、书籍等,向外国统治者宣传了中华文化。船队每次归航时,各地使节也随同到中国访问,永乐年间,共有381次外国使节访华。 ﹣﹣齐涛主编《中国政治通史明代卷》
材料四:(清)统治者长期重视西北边防,认为“重新疆所以保蒙古,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即使是因解决台湾问题而留名青史的康煕也有过“台湾省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的念头,……嘉庆年间,受“洋盗”蜂起的刺激,朝廷先后颁布《华夷交易章程》、《防范夷人章程八条》等诏令,严格限制中外交往。 ﹣﹣摘编自刘中民等《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
(1)写出材料一所述史实所处的朝代。该时期海外交往发展与统治者怎样的对外态度有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总结材料中宋神宗与宋高宗对海外贸易所持的相同观点。
(3)材料三所反映的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事件的作用。(至少写出两点)
(4)根据材料四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对海事的总体态度是什么?
(5)综合上述四则材料,从唐朝到清朝前期,中国海洋文明发展总体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29.(12分)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据《旧唐书?吐蕃传》记载:松赞干布曾对大臣言道“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1)材料一中的“大唐公主”应为何人?结合所学知识,唐蕃和亲对历史有何影响?
材料二:元朝是将藏族地区作为一个单独的大行政区划给专设机构管辖,凡是有关藏族地区的军民钱谷、官吏任免、驿站交通的事务该机构都需过问,从这个意义来说,该机构的职能与一个行省机构类似,只是这个行省机构设在大都而不在藏族地区。
(2)材料二中的“专设机构”的名称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该机构管理藏区的职权有哪些?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清朝的这些措施有何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我们能得出哪一结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A;2.B;3.A;4.C;5.A;6.B;7.D;8.B;9.B;10.B;
11.B;12.B;13.D;14.B;15.A;16.D;17.A;18.D;19.C;20.C; 21.D;22.D;23.D;24.D;25.C;
二、非选择题 26.(1)曲辕犁。(1分)筒车。(1分) (2)重视农业。(2分) 雕版印刷术(或印刷术)。(2分) (3)上升趋势。(2分)劳动力大量增加;垦田面积扩大;新农具的出现(秧马的发明和使用);耕作技术提高(复种技术的推广);新品种占城稻的引入;水利的发展。 (评分说明:任选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1分,共2分) (4)水稻品种的增多;集约化耕作;高产作物玉米和水稻的推广。(4分) (评分说明:任选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
27.(1)图一:秦朝;图二:唐朝;图三明(清)(6分,1点2分) (2)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皇权不断强化直至极盛。(2分) (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 28、
29、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2分
读年代尺(如图)完成1﹣﹣5题
1、朝代序号与名称搭配正确的是( )
A.①﹣西晋 B.②﹣秦朝 C.③﹣唐朝 D.④﹣北宋 2.王朝②的都城是( ) A.长安 B.东京 C.大都 D.北京 3.王朝③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 )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巾起义 D.黄巢起义
4.④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是( ) A.相互争夺土地及人口 B.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尖锐 C.统治者腐败无能 D.前朝藩镇割据局面的影响 5.上述朝代的更替反映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 A.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B.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C.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D.统治者要戒奢从简,关心农桑
6.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己。这种场面,可能出现在(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朝
7.词是我国宋朝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宋代词人层出不穷。下列人物属于宋代词人的有( ) ①苏轼②李清照③关汉卿④杜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大相国寺举行庙会时,寺庙内外人流如潮,热闹非凡。这种场面出现在( ) A.唐都长安 B.北宋开封 C.南宋杭州 D.元代大都
9.46集电视剧《朱元璋》讲述了朱元璋从一个放放牛娃到开创大明帝国的传奇经历。朱元璋创立明朝的时间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