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复习策略之诗歌鉴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3:53: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古诗鉴赏·高考复习策略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一、基本原则、步骤及方法

笼统地讲,诗歌形象的鉴赏分两步走。图示如下: 第一步:把握形象特征

第二步:把握诗人通过形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具体的方法步骤因形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二、不同类型形象的鉴赏

人的形象的鉴赏 物的形象鉴赏 景的形象鉴赏

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练习,可以抽象出一个表达格式:

+处境际遇

这首诗(词)塑造了(描绘了)一个 +思想性格 +的形象 +身份类属 第一类:人的形象的鉴赏

角 度 处境际遇

语言

行动 思想性格外貌 心理 景物

身份类属:游子、思妇、迁客、骚人、戍边将士、隐士

例(1)简析下面这首词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菩萨蛮[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絮飞,离人犹未归。

身份类属:思妇 处境际遇:独守空闺

思想性格:寂寞惆怅,思念丈夫,切盼夫归。

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独守空闺,思念丈夫,切盼夫归,寂寞惆怅的思妇形象。 (注意答案要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处境际遇,二是思想性格特征,三是身份。)

例(2)总观下面一首词,你从中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鹧鸪天[苏 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夕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此词为作者被贬黄州时所作。 身份类属:迁客(诗人自己) 处境际遇:被贬黄州

思想性格:闲适自得、愉悦宁静、乐观豁达。

答案:这首词描绘了一个虽遭贬谪,但并不消沉,而是闲适自得、愉悦宁静、乐观豁达的迁客形象。

中间三部分内容不是每个人物形象鉴赏都有,也可以不用固定的表述格式。

例(3)请对诗中的“将军”形象作简要分析。

从军行[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答案:诗中的将军镇定、警觉、神勇,表 达了诗人对将军的景仰之情。

有的诗中的人物形象既不是诗人自己,也不是诗人以外某个特定人物,而是虚拟出来因寄所托的某一形象。对此类人物形象的鉴赏,单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特征及身份地位还不够,还要深入把握其寓意。 表达格式为:

+ 处境际遇

这首诗(词)塑造了(描绘了)一个 + 思想性格 +的形象

+ 身份类属

例(4)阅读下面一首诗,对诗中“剑客”形象作简要赏析。

剑客 [贾 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答案:诗中的剑客经历十年磨练,终于练就了高超剑术,踌躇满志,急欲施展。诗人以剑客自喻,表达了诗人曾经寒窗苦读,满腹经纶,对自己的学识才能非常自信,急欲施展才华,干一番大事业的心志。

注意:答案要点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人物形象特征,二是诗人在这一人物身上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即寓意。诗人虚拟个人物出来,不外乎要以之对比、象征或类比自己,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所要寄寓的思想感情或人生感慨。

第二类:物的形象鉴赏

诗人写物,绝不会为写物而写物,通常是借物喻人(或自喻),托物寓意,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理想情趣,志向追求或对生活的某种感悟认识。因此,对物的形象的鉴赏,除了理解其形象特征之外,重点应落到寓意的把握上。

为了便于学生练习掌握,可以抽象出一个如何起,如何转,如何结的表达格式:

诗人托物寓意

诗人笔下的 诗中描绘的 +物

+物的特征

诗中的

诗人借物喻人 诗人以物自喻 诗人托物明理 诗人托物象征 +寓意 表达诗人……情感(追求、理想)

表明了……生活哲理

象征了……人物或精神

其中“物的特征”又包括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图示如下: 外在特征:外表状态,处境际遇 物的特征

内在特征:精神品格、思想性格、志趣追求(拟人)

例(5)阅读下面一首词,谈谈你对词中“梅”的形象的理解。

咏梅[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物:梅

外在特征:生长在荒僻之处,寂寞开放,无人欣赏,备受风雨摧残

物的特征

内在特征:不慕虚荣、淡泊名利、始终保持芬芳高洁的品质,终生不渝。

寓意:表达了诗人虽遭排挤打击,但仍然坚持操守,终生不渝的心志。

答案:诗人笔下的“梅”生长在僻静荒远处,孤独寂寞愁苦,还时常遭受风雨摧残,但它不慕虚荣,淡泊名利,始终保持芬芳高洁的品质,至死不渝。诗人借梅自喻,表达自己虽然备受排挤打击,但仍坚持操守,终生不渝的心志。

注意:以物自喻,托物抒情的诗,揭示其寓意的关键在弄清诗人借助所咏之物来比喻或象征自己的什么命运际遇精神品格,因此,了解时代特征,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背景,就成了解题必不可少的一把钥匙。

例(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马诗[李 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中的“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诗人通过咏“马”表达了什么感情?(或合成一问:请简析诗中“马”的形象) 物:马

物的特征:雄骏威猛、气势如虹,渴望驰聘疆场,建功立业。

寓意:表达诗人渴望施展雄才,建功立业的心志和眼前不被赏识,徒叹奈何的感慨

答案:诗中的“马”威猛雄骏,渴望驰骋疆场,一展雄才抱负。诗人托物寓意,表达自己渴望施展雄才,建功立业的心志以及眼前不被赏识,徒叹奈何的感慨。

例(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简要概括一下你对诗中画眉鸟形象的认识。

答案:诗中描绘的画眉鸟生活在林间树丛里,在花树丛中自由自在的歌唱,声音宛转动听,笼中鸟远不能及。诗人托物明理,意在表明:唯自由才能发挥自然万物的生命极致;无论身体或是灵魂,一旦受到束缚,就绝不可能迸发出生命的绚丽光彩。

第三类:景的形象鉴赏

景物形象的鉴赏要有两个方面的知识储备。 一、把握景物特征和情与景的关系。

欣悦欢畅(正衬)

明、暖、动 凄凉悲苦(反衬)

景物特征 凄凉悲苦(正衬)

暗、冷、静 欣悦欢畅(反衬)

二、把握意境的概念和类型。“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与“境”融合一致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就叫“意境”。常见的意境类别有:恬淡闲适,清新自然,明丽鲜艳,雄浑壮阔,苍茫辽远,悲凉凄清,和平静穆,萧索冷寂,古朴安宁,自由自在,生机蓬勃,热烈奋发。不同的意境就会烘托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景物形象的鉴赏常从意境的角度命题

例(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日暮 [杜 甫]

搜索更多关于: 高考复习策略之诗歌鉴赏 的文档
高考复习策略之诗歌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7q4x9wt5t6vudb8cen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