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8:40: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解读

一、范围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三、名称术语 四、卫生要求 五、管理要求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消毒管理要求以及检查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采供血机构按照执行。 消毒对象:

1、环境:环境表面(墙壁、地面、物品表面)的消毒、空气净化与消毒、水的消毒 2、人体:手卫生、皮肤黏膜消毒、伤口消毒

3、医疗器械及相关物品(供应室、手术室、口腔科、内镜)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三、名称术语

消毒产品 :纳入卫生部《消毒产品分类目录》,用于医院消毒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和卫生用品。 医疗器材 :用于诊断、治疗、护理、支持、替代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总称。根据使用中造成感染的危险程度,分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和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

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 :进入正常无菌组织、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如血液)流过,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将导致极高感染危险的器材。

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 :直接或间接接触黏膜的器材。

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 :仅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材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灭菌的无菌保证水平应达到10-6。 高水平消毒: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的消毒处理。 中水平消毒: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处理。

低水平消毒:仅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性病毒的消毒处理。

多重耐药菌: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一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 四、卫生要求:

Ⅰ类环境:为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诊疗场所分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 Ⅱ类环境:为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 导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重症监护病区;新生儿室等。 Ⅲ类环境:为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血液透析中心(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 Ⅳ类环境:为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 。 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1

环境类别 空气平均菌落数a 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CFU/cm2 CFU/皿 洁净手术部 符合GB 50333要Ⅰ类环境 求 其他洁净场所 ≤4. 0(30 min) b ≤4. 0(15 min) ≤4. 0(5 min) ≤4.0(5 min) CFU/m3 ≤150 ≤5.0 Ⅱ类环境 Ⅲ类环境 Ⅳ类环境 -- -- -- ≤5.0 ≤10.0 ≤10.0 a CFU/皿为平板暴露法,CFU/m3为空气采样器法。 b 平板暴露法检测时的平板暴露时间。 发生下列情况时: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与医院环境有关时,随时进行目标微生物检测。 其他项目卫生标准 项目 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后 手 外科手消毒后 执行标准 GB15982-2012 WS/T313-2009 菌落总数 ≤10 cfu/cm2 ≤5 cfu/cm2 无菌 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 GB15982-2012 中度危险性器材(湿化瓶、胃肠镜、纤支镜、GB15982-2012 医疗器材 喉镜、面罩、牙托等) 低度危险性器材(听诊器、止血带、袖带、体GB15982-2012 温计等) 使用中灭菌剂 消毒剂 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剂 使用中消毒液 紫外线灯 使用中(30W) 高强度新灯(30W) 处理后污水 GB15982-2012 WS/T367-2012 GB19258 WS/T367-2012 GB18466-2005 ≤20 cfu/件 ≤200 cfu/件 无菌 ≤10 cfu/ml ≤100 cfu/ml 辐射强度度≥70μw/cm2 ≤180μw/cm2 ≤500MPN/L 总余氯3-10mg/L 污水 医用口罩符合的标准及重要技术指标:

1.医用防护口罩:符合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标准,重要技术指标包括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和气流阻力:

2

(1)过滤效率:在空气流量(85±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0.24±0.06)μ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即符合N95(或FFP2)及以上等级。 (2)吸气阻力:在上述流量条件下,吸气阻力不超过343.2Pa(35mmH2O)。

2.医用外科口罩:符合YY 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标准,重要技术指标包括过滤效率、细菌过滤效率和呼吸阻力:

(1)过滤效率:在空气流量(30±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0.24±0.06)μ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30%;

(2)细菌过滤效率:在规定条件下,对平均颗粒直径为(3±0.3)μm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

(3)呼吸阻力:在过滤效率流量条件下,吸气阻力不超过49Pa,呼气阻力不超过29.4Pa。 3.普通医用口罩:符合相关注册产品标准(YZB),一般缺少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或者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低于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

医用口罩的适用范围:按照各类医用口罩符合的标准和重要技术指标要求:

1.医用防护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防护等级高; 2.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或相关人员的基本防护,以及在有创操作过程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防护;

3.普通医用口罩对致病性微生物的防护作用不确切,可用于普通环境下的一次性卫生护理,或者致病性微生物以外的颗粒如花粉等的阻隔或防护。 防护要求:

一般防护——一次性医用口罩 二级防护——外科口罩

三级防护——外科或医用防护口罩 四级防护——全封闭或正压防护面罩

外科手术耗时较长,术中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必要的言语交流,为了防止“落日现象”(术中术者谈话,咳嗽等引起的飞沫沿着口罩下缘,纷纷飘落在手术野,如果使用灯光投照,可以看到如同夕阳落日的景象)。为减少手术部位相关感染,外科口罩必须选择系带式,并且不得在下颌部位打结,(如果将结扣系在下颌,在穿手术衣的时候及术中,容易污染领口部位)两根系带应分别交叉,在颈部和头后部打结,并且在口罩佩戴完毕以后,确保鼻夹塑型,口罩下部要紧密贴合下颌。 五、管理要求:

医院建筑布局和隔离;消毒产品的使用管理;重复使用医疗器材的清洗程序;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通风换气的空气消毒;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 环境、物体表面消毒:

5.1 环境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当受到肉眼可见污染时应及时清洁、消毒。

5.2 对治疗车、床栏、床头柜、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应每天清洁、消毒。 5.3 被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或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中水平以上消毒方法。对于少量的溅污(<10ml),可先清洁再消毒;对于大量血液或体液的溅污(>10ml),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5.4 人员流动频繁、拥挤的诊疗场所每天应在工作结束后再清洁、消毒。感染性疾病科。重症监护病区、

3

保护性隔离病区(台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多重耐药菌污染的诊疗场所应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5.5 拖布头和抹布宜清洁、消毒,干燥后备用。推荐使用脱卸式拖头。拖布头和抹布已成为重要传播源头拖布头和抹布在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后备用。 紫外线消毒灯要求:

紫外线消毒灯在电压为220V、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使用中的强度)应不低于70μW/ cm2。

应定期(建议每半年一次)监测消毒紫外线的辐射强度,当辐照强度低到要求值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管的辐照强度应符合GB19258要求;使用中紫外线灯照射强度≥70μW/cm2为合格。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应不低于1000h。紫外线灯生产单位应提供实际使用寿命。 使用方法:

1、在室内无人状态下,采用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消毒。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场面1.8cm~2.2cm。安装紫外线灯的数量为平均≥1.5W/ m3,照射时间≥30min。

2、采用紫外线消毒器对空气及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其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 3、消毒时对环境的要求 紫外线直接照射消毒空气时,关闭门窗,保持消毒空间内环境清洁、干燥。消毒空气的适宜温度20℃~40℃,相对温度低于80%。 注意事项:

1、 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酒精布巾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等时,应随时擦拭。 2、 用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温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 采用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应使消毒物品表面充分暴露于紫外线。

4、 采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5、采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及空气中悬浮粒子多时,应加大照射剂量。 6、不应使紫外线光源直接照射到人。 7、不应在易燃、易爆的场所使用。 8、紫外线强度计每年至少标定一次。 六、采样及检查方法:

下面介绍紫外线灯管的检查方法:(空气、物表、手 微生物室掌握) 紫外线消毒的效果监测:

1、紫外线灯辐照计测定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测定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辐照计探头臵于被检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的中央处,特殊紫外线灯在推荐使用的距离下测定,待仪表稳定后,所示数值即为该紫外线灯的幅照度值。

2、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蒋指示卡臵于臵于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4

5

搜索更多关于: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的文档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7rei6w5j472h8v7sn0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