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8-2019学年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考试 (解析版)
考生须知:
1.本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19年1月,科学家发现一颗距离地球6光年,围绕巴纳德星运行的“超级地球”行星。其公转周期为233天,地表温度约-150°C。但其地热活动却比较强,可能存在简单生命。 完成下列各题。
1. “超级地球”位于( ) A. 地月系
2. 巴纳德星属于( ) A. 卫星
【答案】1. C 2. C 【解析】 【分析】
考查天体类型,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属于基础题,正确理解题意是关键。 【1题详解】
天体系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总星系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宇宙。依题意,“超级地球”与地球的距离6光年,远超出了太阳系(若以冥王星轨道为限,太阳系的半径为40天文单位,约60亿千米,远小于1光年即94605亿千米;如果将奥尔特云包括在内的话,太阳系的半径可以达到一光年),属于银河系,故选C。 【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超级地球”围绕巴纳德星公转运行,“超级地球”是行星,行星是围绕恒星公转,故巴纳德星属于恒星,C正确。故选C。
【点睛】太阳系的半径:若以冥王星轨道为限,太阳系的半径为40天文单位,约60亿千米,远小于1光年即94605亿千米;如果将奥尔特云包括在内的话,太阳系的半径可以达到一光年。
- 1 -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B. 行星 C. 恒星 D. 星云
2018年美国太空总署多次观测到太阳表面“无黑子”现象(又称白太阳),科学界担忧太阳表 面活动正进入“极小期”,这将导致地球的“小冰河期”提前到 2019 年年底前来临。 完成下列各题。
3. 黑子发生在太阳的( ) A. 光球层 C. 日冕层
4. 下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黑子导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 日珥导致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答案】3. A 4. B 【解析】 【分析】
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属于基础题。 【3题详解】
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黑子数目的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等。黑子数目和耀斑大小变化的周期大约都为11年。故选A。 【4题详解】
太阳活动包括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是耀斑引发的磁暴现象,A错。当耀斑爆发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此时在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从而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故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是耀斑引发的,B正确;太阳风形成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造成地球上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现象,C错误;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变化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最直接的影响是通过太阳辐射来实现的,而不是太阳风形成的高能带电粒子流所导致的,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最直接的影响是通过太阳辐射来实现的。太阳活动以及日地位置的关系造成太阳辐射的变化,通过长短波辐射的能量,影响地面以及大气层的温度、能量、从而影响大气运动,造成天气气候的改变。比如说温室效应,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地面和大气吸收后发出的长波辐射被大量温室气体反射和吸收,无法离开大气层,从而造成大气能量增加,气温上升。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3月14日5时7分在距台东县约6公里海域发生了4.3级地震,震源深度15
- 2 -
B. 色球层 D. 太阳内部
B. 耀斑会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D. 太阳风导致地球上气候发生变化
千米,震中位于 23.04°N,121.42°E。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 本次地震震源位于( ) A. 岩石圈 C. 软流层
6. 台湾多地震的原因是( )
A. 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C.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答案】5. A 6. D 【解析】 【分析】
考查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岩石圈的范围,六大板块的名称及位置。本题熟悉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六大板块分布就不难判定。 【5题详解】
地壳厚度不均,由于海洋地壳只有单层,较薄,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约6KM;陆地地壳有双层,较厚,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约33KM,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KM。读材料可知,本次地震是距台东县约 6 公里海域,震源深度 15 千米,远超出了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而岩石圈由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组成,岩石圈的厚度大于地壳的厚度,震源应位于岩石圈,A正确;下地幔一般位于地下900-2900km处,B错误;软流层一般位于地下80-400km处,C错误,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大气圈位于外部圈层,D排除。故选A。
【6题详解】
根据六大板块分布可知,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构造说认为,板块内部比较稳
- 3 -
B. 下地幔 D. 大气圈
B. 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D.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故选D。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此外,还有许多小板块。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岩石圈: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
7.构成花岗岩的矿物有( ) ①石英 ②云母 ③长石 ④方解石 A. ①②③ C.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矿物和岩石的关系。主要考查了岩石的矿物组成,花岗岩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和角闪石等矿物组成。本题难度较小,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岩石的矿物组成。
【详解】花岗岩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和角闪石等矿物组成,故选项中符合构成花岗岩的矿物有①②③,方解石是一种碳酸钙矿物,天然碳酸钙中最常见的就是它,形成的是沉积岩。故选A。
8.卸甲岩属于碱性流纹岩,经岩浆和花岗岩的联合作用而形成,其解理面呈斑状,加上常年受雨水冲刷和风化剥落的影响,外表极似盔甲上的鳞片,故而得名。“卸甲岩”按成因划分属于( ) A. 侵入岩
B. ①③④ D. ①②④
B. 喷出岩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