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鉴赏精讲精练
考点十二 古诗词鉴赏
命题规律
通过对宜宾市近三年诗歌鉴赏考题的分析,不难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1.所选材料出自教材,以课内阅读篇目为主。 2.命题为2个,分值为5分。
3.命题以对诗歌手法的把握、诗意的理解为考查重点。 4.2018年选择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但考试题型保持稳定。
体验中考
【真题1】(2018年宜宾中考13题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1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使至塞上》中的“征蓬”是什么含义?
__飘飞的蓬草,比喻诗人自己。(答“比喻漂泊的旅人,又泛指远行之人”也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紧扣修辞、意象,联系诗歌主题进行思考。
2.这两首诗同为边塞诗,但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__《使至塞上》抒发的是诗人只身出塞的飘零落寞、抑郁激愤之情;《从军行》抒发的是书生
投
笔
从
戎
,
保
边
卫
国
的
壮
志
豪
情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题2】(2017年宜宾中考12题5分)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__本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诗歌主题进行理解。
2.对诗歌颔联的理解,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诗人落泪,二是花鸟落泪。你赞成哪一种?
2
为什么?
__示例一:赞成第一种:触景生情的写法,面对国家破碎,种种悲愁齐涌心头,禁不住见花落泪,闻鸟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示例二:赞成第二种:移情于物的写法,以花鸟拟人,写花也溅泪,鸟亦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题3】(2016宜宾中考11题5分)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帘旌不动”“夕阳迟”各是什么意思?请简要回答。
__帘旌不动:酒店或茶馆的招子静止不动,表明湖面风平浪静。(“帘旌”解释为“招牌或旗子”也可)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提示着傍晚的安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头吊古风霜里”一句中“风霜”一语双关,请分析双关的具体内容。
__“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诗人自己的“白头”互相映衬;同时暗喻政治局势之严峻,一
语
双
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举要
一、炼字型
1.提问方式:你认为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请说明理由。
3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二、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简要赏析。
3.解答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诗人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答题步骤: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分析句意型
1.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
2.提问变体: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解答分析: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4.答题步骤: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③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