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考地理重要问答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2 12:14: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考地理重要问答题

1. 辽中南、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辽中南:煤、铁、石油等

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长三角:水陆交

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科技力量雄厚,不利条件是:资源、能源缺乏;珠三角:邻近港澳,多侨乡,吸引外资有优势,水陆交通便利)

2.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的条件是?(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国内市场狭小,对外依赖严重。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工业分布在沿海地区便

于原料和燃料的进口,出口工业产品)

3. 印度的水稻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及半岛沿岸平原的原因是?(地形平坦,降水丰沛) 4. 中南半岛种植水稻及其他经济作物的有利条件是?(气候湿热,或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劳动力充足)

5. 美国乳畜带、玉米带种植的有利条件是?(美国的乳畜带:气候冷湿,有利于牧草的生

长;这里是美国的制造业带,人口和城市分布密集,消费市场广阔,玉米带:这里是温带,地形平原、土攘肥沃,春夏气温较高,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6. 莫斯科工业区发展的有利件条件是?(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7. 乌拉尔山脉的意义:(亚欧两洲的洲界线、东欧平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 8. 俄罗斯长冬短夏的原因是:纬度较高。

9. 俄罗斯工业的分布特点是?(工业的分布靠近资源产地。)

10. 日本加速海外投资建厂的原因?(日本工业发展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致使劳动力短缺日益显露,环境污染、土地紧张状况加剧,国内需求减少等,发展速度放缓。许多日本企业依靠资金、技术等优势,加速扩大海外投资) 11. 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原因?(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宗教

文化上的差异) 12. 俄罗斯亚洲部分河流航运价值不高的原因?(纬度高,气温低,结冰期长;开发晚,经

济较落后) 13. 俄罗斯轻工业久发达的原因?(俄罗斯纬度较高,气温低,不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和很

多粮食作物,限制了发展轻工业的原料来源)

14. 撒哈拉以南非洲形成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的原因?(长期受殖民主义者的统治)

15. 到极地区(南极)考察一般选在11月—3月的原因?(此时为南极地区的暖季,白昼时间长,有利于科学考察)

16. 南极酷寒、煤炭资源却丰富的原因?(南极地区曾经位于热带或温带地区,植被茂密,后来由于大陆漂移才到了现在的位置)

17. 长三角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是?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长江三角洲发

展钢铁工业的条件是水陆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科技力量雄厚,而不利条件是资源、能源缺乏;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铁矿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注意看图,此

类题的考察,图上信息一定有提示)

18. 欧洲西部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旅游业的条件是?(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草

场广布;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因此畜牧业发达)发展旅游业的条件是:旅游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较多,大多数国家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跨国旅游过境方便,交通发达,服务水平高。) 19. 中南半岛人口、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的条件是?巴西的人口分布及其原因

是?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及其原因是?(中南半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易于灌溉、交通便利,巴西:人口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等,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等)

20. 台湾工业、城市、人口多分布在西部平原的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

21. 台湾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是?台湾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是?(地形平坦,热量充足,

降水丰富,交通便利)(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是: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高度差异大,

植被的垂直变化显著,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22. 新疆种植长绒棉的有利条件是?(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晴天多,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

采摘)

23. 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在盆地边缘绿洲上的有利条件是?(地势低平,水源充足)

24. 青藏地区在河流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 25. 乌鲁木齐发展农业不利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水源)

26. 青藏地区青稞、小麦高产的有利条件是?(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27. 聚落分布的特点:(一般沿河流分布、沿交通线分布等。)

28. 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东北气候冷湿的原因?(华北平原春旱: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春季降水少;农作物生长需水量大)

29.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裸露,缺乏植被的保护;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30. 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相当,但冬季四川盆地温暖的原因?(四川盆地周围高

山环抱,阻挡了冬季风入内,受冬季风影响小,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受冬季风影响大。) 31. 三江源地区成为“中华水塔”的原因?(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湖泊和沼泽众多) 32. 青藏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烈)

33.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深居内陆,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

以到达? 34. 三江源地区出现流沙、草原退化的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采乱挖)

35. 喜马拉雅山不断增高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不断隆起形成)

36. 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无支流汇入?(黄河下游为地上河,附近地表水无流入) 37. 黄河上游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气候干旱、过度放牧等)

38. 黄河下游出现地上河的人为原因?自然原因?(自然原因:黄河下游流经平原地区,坡

度变缓,河流流速变缓,泥沙不断沉积,人为原因:两岸人们筑堤约束黄河水) 39. 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流经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量大)

40. 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严重的人为原因?(围湖造田、上中游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41. 西北地区瓜果特别甜的原因?(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

42. 东北工业发展滞缓、乏力的原因?(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

43. 北美洲(美国)易受飓风(寒潮)灾害的原因?(中部为平原,来自大西洋和墨西哥湾

的飓风及北冰洋沿岸的寒潮可长驱直入)

44. 俄罗斯、巴西北部人口很少的原因分别是?(俄罗斯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巴西北部纬度低,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

45. 台湾泥石流多发的原因?(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 46. 亚马孙河水量、流域均居世界首位,但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河流沿岸地区人口稀少,

经济落后,可运输的货物量少) 47. 中缅石油管道的建成(2013年建成)对我国石油进口的意义?(运输路径较近,大大节

约运输费用;避开马六甲海峡,利于石油进口渠道的安全性;拓展了我国进口石油的区域,为我国进口石油奠定基础)

48. 西气东输工程给西部和东部分别带来的好处?(西部: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

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东部: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了大气环境) 49. 香港与祖国大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各自的优势是?(祖国大陆:自然资源丰富,

劳动力资源丰富;香港: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50. 中俄两国经济贸易为什么能实现互补?(两国是陆上邻国,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相连,交通成本低;俄罗斯资源丰富,我国资源丰对不足;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我国日常生活用品产量大。所以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实现互利。)

51. 西南季风对印度农业的影响?(西南季风不稳定,导致旱涝灾害频繁)

52. 长江、黄河共同的特征(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53. 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等重要航线的评价。 54. 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在西伯利亚地区修建输气管道工程需要克服的困难?(交通不便、冰土广布、气候寒冷)

55. 俄罗斯平原面积大,但粮食仍需大量进口,从气候条件分析其主要原因?(纬度较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56. 印度和中国都是人口大国,保障粮食生产非常重要,请给印度发展农业提出两条建议。

(实现地区生产的专业化,生产过程和环节的机械化,推广生物技术、耕作技术、培育作物品种、推广节水技术) 57. 临沂交通运输的优势条件是?(临沂有铁路、高速公路、省级公路、航空等多种交通运

输方式 ,交通便利。) 58. 临沂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气候适宜、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旅游业的促进带动作用等)

搜索更多关于: 中考地理重要问答题 的文档
中考地理重要问答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7x268nh2b2teb88imy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