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灭论》的理论贡献(南开01) *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厦大01) * 慧远的“真如法性”说(厦大01) * 竺道生对禅宗的影响(厦大99)
* 简述张载的“虚空即气”的思想及其理论意义。(复旦99) *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的宇宙生化观。(厦大99)
* 比较宋明理学中“性即理”与“心即理”两种理论的异同(人大97) * 简述朱陆之争的基本问题极其意义(人大98)
*“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武大00)
*“万象虽殊,而不能自异,不能自异,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故,则虽象而非象。”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武大00)
* 为什么说“心即理”即陆王心学的基本观点?(人大00)
* 张载是怎样论证他的“太虚即气”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浙大00) * 简述先秦人性论思想 * 简述老子的无为思想
* 分析荀子“化性起伪”的思想 * 何谓“烛火之喻”及其思想意义 * 甚麽是禅宗的“无念”思想 * 分析周敦颐的“立人极”说
* 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哲学的中西体用之争 * 什么叫做“无为而无不为”?
* 韩愈的道、德“虚位”说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张载的“太虚即气”说?
* 章太炎的“俱分进化”是怎样的一种观点? * 孟子是如何论证人性是善的 * 陆王心学是如何论证心即理的
* 宋明理学一般分为即大学派?各自的特点是什麽 * 简述王夫之关于动静变化的理论 * 荀子是如何论证人性恶的? * 简述禅宗自性是佛的理论。 * 简述韩愈的道统说。
* 谈谈你对“王门四句教”的理解。
* 简述严复的“开明自营”伦理观(吉大00) * 严复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人大00)
* 谭嗣同是怎样从哲学上批判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复旦99) * 康有为与公羊“三世说”。(厦大99) * 试比较谭嗣同与王夫之的道器观的同异。(人大99) * 试比较王夫之与孙中山知行理论的的同异。(人大98) * 简述维新派的历史进化论及其对古代历史理论的批判继承。(人大97) * 孙中山的民生史观。(浙大01) * 魏源的矛盾观。(南开00) * 黄宗羲的学术史观。(南开00) * 王夫之的知行观。(浙大01)
* 简论孟子的“四端”说 * 述评王弼的言意之辩 * 试述孙中山的民生史观
* 试述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 * 试比较王充与郭象的“自生”理论。
* 唯识“四分”的构成及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
* 什么是见闻知之与德性知之及其二者的相互关系? * 试分析康有为天人学说的主要特色。 * 试比较孟子、荀子的人性论思想之异同。
* 从下列玄学家(王弼、稽康、郭象)中选择一个,分析其主要思想特征。 * 禅宗“南顿北渐”说评析。 * 试述朱熹的理气观。
论述题
# 王夫之对知行关系的看法及其对朱熹、王阳明知行观的批评 # 中国哲学中,“天人和一”论有哪几种理论形态?请分别予以评述。 # 论先秦时期人性论的历史的与逻辑的演变 # 分析、评价庄子齐是非的思想
# 分析、评价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 # 论述朱熹本体论思想与儒释道三教的源流关系 # 试述朱熹、王阳明、王艮及颜元的格物思想。 #《易传》关于道的看法
# 王阳明与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 # 简述朱熹的理一分殊
# 论朱熹、王守仁、王夫之知行观的异同 # 比较韩非与老子的道论; # 罗钦顺与朱熹理一分殊 # 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 # 孟子与告子人性论比较
# 试分析孔子“仁”和墨子“兼爱”思想的同异。
# 具体说明宋儒“理一分殊”的思想。 3,王夫之人性论的具体内容。 # 比较老子与庄子思想的异同
# 试论孔子学说中“仁”与“礼”的关系。 # 试论王夫之哲学中“道”与“器”的关系。 # 试析老子的“有生于无”。
# 试析张载的“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 # 中国哲学的基本特点概说 # 朱熹理学的集大成特点
#《明儒学案》中的学术史观对研治中国哲学的借鉴意义 # 中国哲学史上几种典型的矛盾观评析 # 从荀子的《天论》到刘禹锡的《天论》 # 先秦道家源流及哲学思想评诉 # 先秦儒家源流及哲学思想评诉
# 评孙文学说
# 张载的辩证法思想述评 # 孙中山的知行观述评
# 试述阴阳五行思想及其相互关系(厦大99) # 战国“百家争鸣”述论(复旦97) # 庄子道论述评(吉大00)
# 评述荀子的虚壹而静论(武大00)
# 试述孔子哲学思想的合理因素及其现代意义(浙大00) # 王充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及无神论思想。(南开00) # 僧肇在《般若无知论》中认为:“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神无虑,故能独王于世表,智无知,故能玄照于事外。智虽事外,未始无事,神虽世表,终日域中”。这里得出了般若之“智”与常识之“知”的关系,试用佛教真俗二谛论的方法,阐述此篇论文的主旨。(复旦97) # 试述华严宗的法界缘起的思想。(吉大00) # 论述范缜《神灭论》的基本观点及其意义。(浙大01) # 比较王弼贵无论与僧肇不真空论。(浙大98)
# 试述魏晋玄学的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人物与基本思想。(浙大99) # 范缜的神灭论及其证明。(浙大99) # 从荀子的《天论》到刘禹锡的《天论》。(南开01) # 试分析魏晋玄学的“本体论”特色。(厦大01)
# 董仲舒哲学的特点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北师大01) # 试述程朱理学的理一分殊思想。(人大99) # 试析朱熹的心性思想。(吉大00) # 宋儒“存天理,去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命题在学理上能否成立?它们的实际历史作用又是如何?(复旦97) # 试析朱熹知行观的理论价值。(北师大01) # 试论朱熹理学的集大成特色。(厦大01)
# 试述朱熹本体论思想与儒道释三教的源流关系。(人大01) # 张载的“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浙大98) # 评述孙中山的知行观。(武大00) # 评述中国历史上的形神观。(北师大01) # 中国哲学史上几种典型的矛盾观评析。(南开01) # 严复的经验论与孙中山的知行观之异同。(南开00)
# 论述近代的西学东渐过程,并论述进化论对中国近代哲学的作用和影响。(复旦97) # 欧阳渐在20年代初作《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日科学之必需》的讲演,提出佛法与其他宗教的基本区别有四:“一者崇卑而不平,一者平等无二致;一者思想极其锢陋,一者理性极其自由;一者拘苦而昧原,一者宏阔而真证;一者屈己以从人,一者勇往以从己。”试评述欧阳渐“佛法非宗教非哲学”的主要论点,并阐述你对佛教哲学特点的基本看法。(复旦97 # 王夫之历史观述评。(厦大99)
# 试论黄宗羲对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浙大00) #《明儒学案》中的学术史观对研治中国哲学的借鉴意义。(南开01) # 朱熹本体论思想与儒释道三教的源流关系 # 时论中国哲学史上的“义利之辨” # 韩非子说:“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
也。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请将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其思想。
# 试述郭象“独化”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 试述谭嗣同的“以太”说及其历史价值。 # 老子关于自然无谓的理论
# 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的异同 # 魏晋玄学关于自然与名教的争论
# 张载关于“民胞物与”的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 试比较老子道论与庄子道论之异同。
# 老子“自然无为”的理论及其思想基础。
# 试述宋明理学对于“格物致知”的不同解释及其思想倾向。 # 试论荀子的“化性起伪”思想。 (30分)
# 试论张载的气一元论为何在朱熹那里转化为理本体论。 (30分)
# 试比较王充的“知为力”与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异同。 (30分) # 试析黑格尔为何断言孔子没有哲学,认为《论语》只是格言集。 (30分)
从以下各题中选5题做答, 1、“宋明理学”这一名称指的是什么?“理学”一词有广狭二义,分别指什么?试说明之。 2、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特点为何? 3、简述“孔颜乐处”的思想。
4、程颐然后论“道”与“阴阳”的关系?
5、试用白话接受张载的话“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6、朱熹用月印万川的比喻说明什么问题? 7、试述王阳明的格物伦思想。
1、老庄哲学对道有何不同看法。
2、庄子论心与物、道与物以及物与物的关系。 3、老庄有无观异同。
4、荀子的逻辑学理论以及对当时三大谬误的批判。 5试论述扬雄的玄本体论。 6、王充的精气论。
7、玄学部分如上所述3个角度。
8、玄学补充角度:王弼与本无宗、郭象与即色宗的比较(如郭象与支遁逍遥义比较) 9、僧肇的般诺无知论论述。
10、隋唐佛学均是名解的详述(略) 11、韩愈对儒家仁义道德的新解释。 12、张载的心性论论述。
13、宋明理学部分(二、4中的归纳整理) 14、朱熹罗钦顺理一分殊异同比较。 15、朱陆之争论述。
16、方以智随泯统、交轮几的思想论述。 17、二程关于“有对”的思想。 1、【白虎通义】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