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精选5套试卷〗天津市西青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0:00: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点睛】

控制变量法的核心是设置单一变量,不同实验组之间进行对照,以此得出该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9.概念之间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3种关系。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一组概念是 ( ) 序号 A B C D X 氧化物 硫酸盐 有机物 碱 Y 纯净物 铵盐 单质 酸 Z 物质 盐 纯净物 化合物

A.A 【答案】B 【解析】 【分析】

B.B C.C D.D

如图中,X、Y是交叉关系,X、Y和Z是包含关系。 【详解】

A、物质包括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含有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是化合物的一种,Y和X是包含关系,故A错误;

B、硫酸盐和铵盐都属于盐,硫酸铵既是硫酸盐又是铵盐,Y和X是交叉关系,B正确; C、有机物和单质都属于纯净物,有机物和单质是并列关系,不是交叉关系,C错误; D、酸、碱都属于化合物,酸、碱属于并列关系, 不是交叉关系,故D错误。故选B。 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光 D.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冒白烟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蓝紫色的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睛】

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1.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开发清洁能源 B.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C.净化汽车尾气 D.研发易降解的塑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合理开发洁净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故该做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不符合题意。

B、一次性餐具制作过程消耗能源和资源,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能增大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该做法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符合题意。

C、净化汽车尾气,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空气污染,故该做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不符合题意。

D、研发易降解的塑料,能减少环境污染,故该做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Al>Fe>Cu>Ag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Cu+FeSO4═Fe+CuSO4可以发生,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Fe+2AgNO3═2Ag+Fe(NO3)2可以发生,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Cu+2AgNO3═2Ag+Cu(NO3)2可以发生,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

D.反应2Al+3CuSO4═3Cu+Al2(SO4)3可以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无色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可以和稀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

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且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 【详解】

A、由于金属活动性Fe>Cu,所以反应Cu+FeSO4═Fe+CuSO4不可以发生。A选项错误

B、由于金属活动性Fe>Ag,反应Fe+2AgNO3═2Ag+Fe(NO3)2可以发生,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B选项正确

C、由于金属活动性Cu>Ag,反应Cu+2AgNO3═2Ag+Cu(NO3)2可以发生,由于硝酸银溶液为无色,硝酸铜溶液为蓝色,所以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C选项正确

D、由于金属活动性Al>Cu,反应2Al+3CuSO4═3Cu+Al2(SO4)3可以发生,由于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硫酸铝溶液为无色,铜单质为红色,所以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无色。D选项正确 故选A。 【点睛】

氢前金属会与酸反应,氢后金属不会与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也要注意,与金属反应的酸一般是指稀硫酸和盐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生活中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的方法是 。可用 (填名称)来检验大米、面粉等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将其盖灭的原理是 。 【答案】(1)灼烧闻气味 (2)碘水或碘酒

(3)加热煮沸 (4)贫血症 (5)隔绝空气 【解析】

试题分析:(1)生活中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的方法是灼烧闻气味,羊毛属于动物纤维,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属于植物纤维,灼烧有烧纸的气味

(2)淀粉遇碘变蓝色,故可用碘水或碘酒来检验大米、面粉等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加热煮沸

(4)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症 (5)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将其盖灭的原理是隔绝空气 考点:物质的鉴别,硬水软化的方法,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灭火的原理

14.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活性炭净水原理是______。(2)用水灭火原理______。如果用铁桶装农药“波尔多液”(硫酸铜溶液+石灰桨),铁桶受到腐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答案】吸附性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Fe+CuSO4=FeSO4+Cu 【解析】 【分析】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灭火原理:清除可燃物、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波尔多液”(硫酸铜溶液+石灰桨),铁桶受到腐蚀是铁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 【详解】

(1)活性炭净水原理是吸附性,能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

(2)灭火原理:清除可燃物、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用水灭火原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如果用铁桶装农药“波尔多液”(硫酸铜溶液+石灰桨),铁桶受到腐蚀是铁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点睛】

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能把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将 25g 甲物质放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溶解剩余固体至少还需加水________mL。

(2)把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 【答案】16.7 % 25 甲>乙>丙 【解析】 【详解】

(1)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将25g甲物质放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20g甲,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根据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溶质的质量分数=20g溶解度?100%?16.7%; ?100%,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20g+100g溶解度+100g还剩余5g甲没有溶解,设溶解5g甲需要水的质量是x

20g5g= 100gxx=25g

1g/mL=25mL。 所需水的体积=25g÷故填: 16.7 % 25。

(2)t2℃时,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2℃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根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是: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解度?100%,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

溶解度+100g的顺序是甲>乙>丙;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丙没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甲、乙有晶体析出,但在t1℃时仍然是饱和溶液,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100%,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但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1℃时乙的溶解度,

溶解度+100g溶解度,也就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序是甲>乙>丙。

故填:甲>乙>丙。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概念、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16.有些化学变化可用“A+B→C+D”的式子来表示.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是_____反应和_____反应.在上式中,若B为稀硫酸,D为H2,则A的选择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在上式中,若B为稀硫酸,D为H2O,则A可能是酸、碱、盐、氧化物中的_____.

【答案】置换 复分解 A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单质 碱(如NaOH)、氧化物(如Fe2O3) 【解析】 【详解】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为两种物质得到两种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可以用“A+B→C+D”的式子来表示;

(2)B为稀硫酸,D为H2,则是稀硫酸与金属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之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若B为稀硫酸,D为H2,则A的选择应满足的条件是A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之前的金属单质;

(3)B为稀硫酸,D为H2O,则是硫酸与碱、金属氧化物以及某些碳酸盐的反应,稀硫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若B为稀硫酸,D为H2O,则A可能是酸、碱、盐、氧化物中的碱(如NaOH)、氧化物(如Fe2O3)。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精选5套试卷〗天津市西青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81df9j5859bpag891bi6tck19hpxv003hp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