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9 23:44: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语文园地

本单元都是描写景物的课文,我们随着作者的视角浏览了一幅幅具有异国风情的画面。“交流平台”则是从景物描写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入手,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让静景和动景相辅相成,相映成趣。“词句段运用”则是从优美的语句中体会作者是怎样将二者有机结合,交相映衬,创造出灵动的意境的。“日积月累”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了解诗意,背诵古诗,提高阅读古诗的能力。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借助注释了解诗意的能力,但只是流于字面的背诵。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教材的深度,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美、语言美、诗境美、诗情美。

1.“交流平台”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读写景的课文时要注意作者的写作方法,从所读的内容上体会写法。

2.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巩固、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3.感悟古诗,不仅仅是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还要挖掘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只有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

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引领学生读出诗的节奏美、语言美、诗境美、诗情美。

【知识与技能】

1.“交流平台”全员参与,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学习语文的能力。 2.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能根据提供的场景仿写句子。 3.了解诗意,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

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2.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能根据提供的场景仿写句子。

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2课时

1.“交流平台”全员参与,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学习语文的能力。 2.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能根据提供的场景仿写句子。

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能根据提供的场景仿写句子。

一、交流平台

1.学生阅读“交流平台”中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的。

2.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 4.小结归纳:

(1)抓住特点。我们要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质地以及变化等,仔细观察,写出它的动态美或静态美。

(2)描写有序。或从上到下,或由远及近,或从整体到部分,或先里后外再中间,或从前往后再四周等等,依次描写,写出景物的全貌。

(3)展开想象。想象是作文生动形象的翅膀,它能载着我们飞向美丽王国。 (4)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生动有趣。 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句子,学生默读,说说每一句属于什么描写? 2.师生交流。

(1)“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是动态描写,写出了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 (2)对车船过后的描写是静态描写,突出了荷兰夜晚的祥和宁静。 3.以“放学后的校园”为场景写一写,想一想应该写成动态还是静态。 4.展示成果。

5.课件出示语句,说说这些句子分别描写了怎样的场景,体会他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6.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三、小练笔

以“群鸟飞过湖面”和“火车进站”为场景,展开想象,运用修辞,写一段话。

语文园地 抓特点??描写有序

动静结合?

运用修辞??展开想象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3.读句子体会它们表达上的特点。

重点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82bg3nbc16u75f0b3w102ra61x73m01dj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