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三、四等水准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1:43: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三、四等水准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 文章作者:王凤瑞 录入时间:08-01-24 13:46:08

水准测量是水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接触最多的基本技能。水准测量本身并不复杂,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做,一般能够顺利完成,也能够满足基本的精度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为提高水准测量的效率,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人员的分工协作

通常的水准测量,由四人组成,一人观测,一人记录,两人司尺。这四个人要达到心领神会,配合默契,才会使整个的测量过程符合限差要求。有人说,测量精度是由观测员来决定的,这是不对的,整个测量结果的精度是由小组来决定的,单站精度,观测员可以掌握,但对于整个闭合环或附合导线来说,观测员却根本不可能掌握。

司尺员要注意前后视距,一般实际工作中,用步幅来判断,对于三、四等水准测量,一般在90步左右,因一般人的步幅大约是80公分。这样通过步幅数可控制前后视距不至于超限。 二、 仪器整平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水准测量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水准仪的整平,这直接关系到测量工作的速率和进度。首先,确定水准仪的脚架高度,这关系到观测的方便与否,在三条架腿未分开时,打开脚螺旋,使架头与观测员肩部平齐,切不可将各脚伸至最长(个头过高者除外),以免在调整观测高度中顾此失彼。然后,双手各抓住一脚架,将第三支脚架放至面前约80公分处,向后拉,分开三只脚,使架头保持基本平整,将各脚踩实(在较为坚硬的地面上,可忽略该项)。注意,各脚不要拉开过大角度,能保持仪器平稳观测即可。另外,在水准仪固定在架头上后,应检查水准仪脚螺旋是否处于合适位置,勿使其过于靠近任何一侧,最好处于中间位置。注意,在圆水准气泡被压得很扁的情况下,不要过于依赖脚螺旋,应重置水准仪,使其基本水平,保证在脚螺旋的调整范围之内。

仪器的粗平,遵守“左手大拇指规则”,即圆水准气泡和左手大拇指的移动方向是一致的。在操作过程中,勿转动仪器架头,以避免重复性工作,当我们操作熟练时,可采用两手中指进行配合,一次到位。 长水准气泡(精平)的调整,根据仪器的不同略有差别,在操作的初期应注意,长水准气泡是与调整螺旋的方向一致还是相反,以利于后边各站的操作。(自动安平水准仪可略掉该项) 三、 观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各项基础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观测。观测目标尺,遵循“三点一线原则”,即目标尺、物镜上端凸起、目镜上端三角凹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自动安平水准仪只有一瞄准器)。切记:在观测过程中,双眼要保持睁开,不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记录员应注意观测员的读数规律,或事先约定读数规则,或上、中、下或中、上、下,一般为中、上、下,以利于同记录手簿中的记录格式相匹配。记录过程中,一般记录员不带计算器,在观测员读出黑面读数后,其红面读数范围应在脑海中出现,例如:三等水准测量中,若黑面读数为1025,因一般一对尺子的黑红面差为4787和4687,则红面计数范围最后一位应在4和0之间,若最后一位有超过此范围的数,则

说明观测结果超出限差范围。实际工作中,我们只需默记后一位或两位即可,从概率论的角度讲,其大数的读错机率要小得多,且在内业工作中,也更容易发现错误。 相信在实际操作中,只要勤于练习,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操作,水准测量的效率必将大幅度提高。以上只是个人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本文使用海纳锐利编辑并转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搜索更多关于: 三、四等水准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的文档
三、四等水准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87f11quec4oweh0piv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