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生态工程单元检测北师大版选修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6 7:30: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业生产方式的是( ) A.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B.作物轮作、套作 C.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 D.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答案 C

20.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生态学规律,改变“人类能征服自然”的错误观念,走生态经济之路

B.“无废弃物农业”所使用的肥料一般是采用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等通过堆肥和沤肥等方式转变成的有机肥,也可适量地使用化肥

C.众多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相互依存,就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系统生产力

D.珊瑚礁之所以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得益于珊瑚虫和藻类组成的高效的植物—动物营养循环 答案 B

解析 “无废弃物农业”不包括使用化肥。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1.(10分)南京古泉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的典范。该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种植农作物、养蘑菇、种桑养蚕、种植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合理地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高效良性循环,生态效益达到了良性发展。请就此生态农场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 (1)该生态农场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理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系统工程的核心之一是沼气池,沼气的制作过程如图所示:

①在图中标出箭头,表示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

②如果将“无机物—农田”这一环节去掉,对生态农业系统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生态工程中的生物多样性这一原理,有人认为生态农业建设中,应使食物链越长和营养级越多越好。请你结合所学有关生态工程原理,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食物链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等

(2)①如图所示 ②土壤中的无机物得不到补充,物质循环受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 (3)不正确。因为食物链越长,各营养级中的生物数量难以达到一定规模,影响经济效益;营养级越多,高层次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该营养级生物数量也越少

解析 (1)生态工程中的生态农业是建立在食物链、生物多样性等理论基础上的,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循环往复、分层多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把“无机物→农田”这一环节去掉,势必会使物质循环受到破坏,土壤无机物得不到及时补充,土壤肥力会下降。

(3)从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分析,食物链不能无限延长,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22.(10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前往市郊调查农业生态系统,经过交流和修改后绘制出如图所示的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你认为该生态系统是否达到了良性循环?并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多级利用的实现,是根据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原理设计的。

(3)如果要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设计该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时,可根据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科学增加农田中的____________。 (4)请你评价以上农业生态系统方案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是,因为在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得到了充分利用 (2)物质循环再生 (3)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 生物种类 (4)科学地利用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能量最大限度地得到了利用,使能量朝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流动;减少化肥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了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解析 (1)由图示分析可知,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达到了良性循环。(2)该生态农业依据的原理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科学地实现了对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充分利用、能量多级利用,使能量流向了对人类最有益的方面。(3)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大小决定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所以设计生态系统时,根据系统中生物种群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科学地增加生物种类,达到提高稳定性的目的。(4)评价一个生态系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食物链设置是否合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能否充分利用;②物质、能量的多级利用;③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④最大限度地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3.(10分)下图是我国南京古泉生态农场以沼气为纽带,联动农作物种植、蚯蚓养殖、养鱼、养鸡、养鸭等产业的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蘑菇房中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

(2)某同学据图写出一条捕食食物链:果树→蚯蚓→鸡,该食物链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3)利用沼气燃烧为鸡舍延长照明时间,提高产蛋率;利用性外激素诱捕果园中的害虫。这些实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果园与森林相比,其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明显的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案 (1)分解者 (2)不正确 (3)信息传递 (4)低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5)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或实现了废物资源化等)(顺序可以颠倒,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蘑菇不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其利用的是有机物,属于分解者。(2)蚯蚓属于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食物链的构成。(3)光照、性外激素分别为物理、化学信息。这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4)与果园相比,森林的生物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更高。(5)生态农业的优点在于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从而降低

了环境污染。

24.(10分)长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太湖和杭嘉湖地区的粮、桑、鱼、猪、湖羊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农民挖池塘排水种稻谷,并利用塘泥堆积的高地种果树、种桑,低湿处种茭白,平畦种菜,水面种菱藕,水下养鱼、虾,鱼池上建猪舍,猪粪落到水中喂鱼,桑叶养蚕,蚕沙喂鱼,菱叶、鱼粪沉到水底为塘泥,湖羊吃草,湖羊粪和塘泥养桑。该生态系统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种动植物之间通过________关系相互联系,从而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渠道。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了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污染

(4)这个生态工程中没有废弃物的产生,属于无废弃物农业,与石油农业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稻谷、果树、桑树、茭白、菜、菱藕和草 猪、湖羊、鱼、虾、蚕 生物多样性 (2)食物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C (4)物质循环利用,对环境的破坏性很小 生产效率低,难以适应人口的快速增长

解析 在该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中物种种类繁多,系统结构复杂,各种动植物之间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相互联系,从而形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渠道,该生态系统属典型的无废弃物农业,与石油农业相比,最大优点是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程度小。

25.(10分)下图是某种人工湿地构造示意图(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展示了较新的污水(常富含N、P)处理技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湿地的上行池和下行池中均栽有芦苇、香蒲、菖蒲、美人蕉等湿地植物,它们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_,这些人工湿地植物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避免________________,从而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

(2)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生态工程单元检测北师大版选修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88616hnh40ne2d1fovz9epjx24qwd012q6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