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4 古诗三首 优秀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9:53: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3)反复读:荷尽已无擎雨盖。 5.“菊”字的教学。 (1)(课件出示27)菊花图。(板书:菊花图) 师:秋天来了,菊花开了,多美的菊花呀,天气 一天比一天凉了,早上还看得见霜呢。(课件出示28) 菊残图(重叠在菊花图上),你们看这菊花怎样了? 引导理解——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傲霜: 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师:当我们感觉到天气冷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 怎样? 师:那你们看看:菊花的花枝,光着身子却依然 挺立着,这是一株什么样的菊花呀? 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菊残犹有傲霜 枝) (2)反复读“菊残犹有傲霜枝”。 (3)对比朗读。 (三)教学后两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 时。” 师:我们跟着诗人再一路走一路看,你会发现秋天 还有更美的景色在前面呢。 1.(课件出示28)橙黄橘绿图。(板书:橙黄橘绿图) 师:除了橙子、橘子,还有哪些果实也是在秋天成 熟的?这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就是秋天的美呀!(板 书:橙 橘 秋之美) 所以诗人苏轼怎么说?指名回答,一年好景君须 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齐读诗句。 三、读中悟情,多元吟诵。 (一)谈话过渡:同学们虽然理解了诗意,可还没 有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下面老师教你们读古

诗的一个方法,好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体会读。 3.个人比赛读。 4.男女生比赛读。 5.齐读。 6.指导背诵。 (二)同学们,刘景文受到了苏轼的鼓励,终于崭露 头角,后来他还受到了宰相王安石的赏识,做了官,有【设计意图:诵读古诗,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时。”这励志的诗句也成了千古佳句,你们能把这首诗情感体验,感受到了语背下来吗?(指名背诵) (三)多元吟诵,古诗新唱。 言的优美,同时还引入古诗新唱的方式,真正同学们,老师在课余的时间把这首古诗配上了音做到“创意地教古诗,乐,让这首诗变成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吗?欣赏“古快乐地学古诗”。】 诗新唱”——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四、拓展延伸,美在秋天。 【设计意图:一节课学“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赞美秋天习一首古诗的容量是很的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课余时间也可以找找读读哟! 五、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小的,所以拓展相关作者的诗歌和同类型的诗1. 同学们,苏轼把这首诗送给了刘景文,我们现歌,积累优秀诗文。】 在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个生字。 (写字之前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脚 放平,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寸一尺和一拳。每个生字写 2次,争取第2个比第1个写得好。)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30:)赠 刘 盖 菊 残 君 橙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熟字加偏旁:“曾+贝”是“赠”,“文+刂”是“刘”, “登+木”是“橙”,“+皿”是“盖”。 【设计意图:老师在教学生写字时,严格落实减一减:“群—羊=君”。

换一换:“线”把“纟”换成“歹”,变成“残”。 新课标关于学生课堂要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如写字10分钟的要求,避下: (1)“盖”字的“羊”没有尾巴。 (2)“君”字的第二笔横要露头。 免啰嗦无重点的“说”,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识字、写字,提高了学生(3)“赠、橙”都是左窄右宽,“残”左右等宽,的书写质量。】 “刘”左宽右窄。 4.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残”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两横一撇,不是一横两撇。 “橙”第四笔是点,第五笔是横撇,七、八笔是两小撇。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2.用自己的话写出《赠刘景文》这首诗的意思。

参考答案

1.(1)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2)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3)菊残:菊花凋谢。

(4)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5)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6)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2.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板书设计】

赠刘景文

荷花荷叶图 菊花图 橙黄橘绿图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这首诗之前,我先对这首诗的诗人苏轼的生平事迹作了一番讲解,从而拉近诗人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再让他们理解这首诗的题目。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首诗确实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擎雨盖”“傲霜枝”这样的词语。因此我让孩子们一边对照词语手册上的注解,一边自己理解课文,让他们对全诗有一个大概把握。接下来我重点对“擎雨盖”“傲霜枝”这两个词语进行了讲解,并找来一些图片,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将“荷叶”叫做“擎雨盖”,怎样的枝条叫“傲霜枝”。通过观察图片,孩子们对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有了基本的认识。

不足之处:

虽然孩子们对局部把握了,但由于教学上的不足,致使学生对全诗的把握不够,对于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没有很好的理解。古诗该如何进行教学,我想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难题,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在这方面有所提高!

第三课时 《夜书所见》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4 古诗三首 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89df4cfm64vbt01gdv99bpag891bi00457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