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档-----------------
《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本节要求学生能对信息获取的过程有一个全面的宏观把握,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先要从问题开始,分析信息需求,从而确定信息来源,这是信息获取的前提和基础,然后才是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获取信息。
(2)本节课将以信息的获取过程:“确定信息需求→分析信息来源→确定信息获取的方法→评价信息”为线索,围绕这四部分内容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归纳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来源,能分析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原因,了解信息来源的一般分类。
(2)能根据实际工作的信息需求,讨论获取信息的过程,总结一般规律,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
(3)能通过分析和比较,使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和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养成分析问题及对信息进行有效组织、整理的良好素养。
(4)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能对信息获取效率给予关注。
【教学重点】
(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2)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 (3)能利用信息采集卡进行信息的有效组织和整理。 【教学难点】
可编辑
-------------精选文档-----------------
(1)能从包含的问题中分析信息需求
(2)能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组织和整理。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根据本章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拟定具体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理解信息获取的思想与价值,并内化为自身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
(2)基于问题的学习:
通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将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范例教学法
从具有代表性的实际例子出发去探索发现与之相类似的事例,并尝试利用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或理解它们,并由此领悟它们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价值。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布置本章综合活动:制作一份防范自然灾害的电子作品
新学期第一天,教育部号召全国中小学生和家长收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节目通过现场演习和比赛,教授学生如何避险、自救和救助他人。
可编辑
-------------精选文档-----------------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学校要求各部门在开学之初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黑板报等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专题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安全自救主题活动、写观后感、办手抄报、制作电子作品等方式引导学生牢记守护生命的十大黄金法则,掌握地震、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避险方法,强化学生用知识守护生命的意识。
师:作品中需要哪些资料,从何处获取,怎样搜集?
生:思考老师的问题,可自由讨论,但不急于回答,等小结时回答这个问题。 设计一份以安全自救为主题的手抄报,需要怎样的步骤来做呢?需要哪些资料?从何处获取?怎样搜集?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引起注意,提出任务)
[探究新知]
展示问题,交流思考: 一、确定信息需求
问题1:你设计的手抄报将从哪些方面来展现安全自救的主题?
学生围绕主题,展开想像。 ——制定信息需求内容大纲 问题2:你将采用哪些形式将这些信息呈现在手抄报中? 根据确定的主题,采用什么形式(文字、图片等)设计手抄报。
——确定成果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类型
问题3:你将这些想法整理记录成文档吗?
主要包括信息需求内容、所需载体类型、成果目标形式等内容。
——列出信息需求清单
可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