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控工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9 3:44: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5)锅炉进行1.25倍工作压力超水压试验时,在保持压力期间不容许进行任何检查,应待压力降到工作压力后,方可进行检查。

(6)在炉内进行检查时,必须使用安全灯或手电筒,照明保证充足。 (7)检查所用平台、梯子、脚手架必须牢固可靠。

(8)在水压试验中发现渗漏,应降压至零后,方能处理,禁止带压处理。 4.3除氧器操作 4.3.1运行前准备

(1)确认除氧塔及除氧水箱内无杂物,除氧塔内的填料应符合要求,各进、出水管无污堵,合格后上紧人孔。

(2)除氧塔和除氧水箱在停用半年时间或检修后应经水压试验合格。 (3)检查除氧器外部进、出水管接点合格,安全阀经校验完好。

(4)除氧器进、出口标记完好,除氧器本体压力表、温度计、水位计应装齐好用。 (5)运行前除氧器本体及汽水管路保温工作应做完。

(6)除氧器水压试验压力为:0.25MPa,安全阀开启压力为:0.1 MPa。 4.3.2除氧器投入运行

(1)投入所有计量检测仪表,全开除氧器顶部排气阀,确保除氧器在正常压力下工作。 (2)开除氧器给水泵,向除氧器供水,开启蒸汽管路进汽阀。 (3) 当除氧器连续进水后,缓慢打开除氧器压力调节阀,开始升温。 (4) 除氧器升温不可过快,应控制在每小时不超过10℃。

(5)当水位达到正常水位,水温达到104℃时;经化验,水质合格后,开泵向锅炉供水。 (6)待锅炉运行正常,除氧器水位、压力正常后,将除氧器水位、压力调节装置投入自动运行,再按规定进行现场巡检并记录。 4.3.3除氧器停止运行

(1)缓慢关闭低压蒸汽进气压力调节阀,除氧器降温(每小时降低10℃),直到将调节阀全部关闭。

(2)关闭除氧器进水阀。

(3)检修后或冬季时,待水温自然冷却到20℃时,将水放尽。 (4)当除氧器的压力未降到零,操作人员应继续监控除氧器状况。 4.4给水预热器操作

4.4.1确认给水预热器各阀处在正常状态,各泄水、放空阀全部关闭。 4.4.2除氧器水位调节阀微开,除氧器溢流阀打开。

4.4.3除氧器循环泵启动,除氧器调节阀缓慢开至10%-20%,将给水预热器入口水温度控制在65±5℃

4.4.4循环风机启动,红焦投入。

4.4.5随着热负荷的增加,调整除氧器循环泵出口电动阀,控制给水预热器的进、出水温度。在给水预热器的进、出水温差达40℃左右时,关闭除氧器循环泵出口电动阀,停止除氧循环泵的运行。(循环风机启动后,要注意给水预热器进水温度不可低于60℃,将温度控制在65±5℃,并根据其决定除氧器循环泵的停止时间。)

4.4.6随着热负荷的增加,当给水预热器的出水温度超过120℃时,逐步增加除氧器给水量。(避免大开、大关)

4.4.7锅炉给水量在10-20吨/小时以上时,确认除氧器水位调节阀自动运行正常,除氧器手动溢流阀关闭。

4.4.8当给水预热器进水温度稳定在65±5℃时,缓慢关闭除氧器进水温度调节阀,并适时投入自动运行。

) x: c: ]# Q0 z( p9 }: K) A' |- C/ y1 V- G2 m1 E7 j% G% p. }* U/ w' C/ b- R; B2 Z+ |5 }3 f- A4 `/ s# e+ a7 q& P/ c\# u% @$ }+ R/ U' F2 q7 }/ Y\ R, g8 c& G9 D0 E( K% ~* Q6 \\; }, G0 P$ y% z o, `- @9 E: _/ \\, G; b9 F4 J: c* K; Q1 u* b6 L) L9 P+ b\+ |; U R5 e1 O\M- h! @2 w* E# s# S3 _7 W* R# D7 z/ R0 N( T# R6 j* {% Q% \\' O! {% B0 d5 ~- S0 P) u% f( k% u+ k1 Q/ _5 p! Y8 e% [ G$ B: a4 b8 S+ T) n a7 ?# W9 s5 X\4.4.9开工初期,由于换热性能不良,要注意提高给水预热器进水温度,随着循环气体温度的上升,可利用除氧器入口温度调节阀旁通阀进行调节。 4.4.10各点控制温度

给水预热器入口水温: 65±5℃ 给水预热器出口水温: 110±10℃ 除氧器入口水温: 80±5℃ 4.5锅炉排污操作

4.5.1为保持受热面的清洁,避免锅炉发生汽水共腾及蒸汽品质变坏,必须对锅炉系统进行排污。

4.5.2连续排污时应根据化验值班人员通知及在线监测的炉水电导率调整排污电动阀的开度,进行排污。

4.5.3 正常运行中进行定期排污时,用手动控制装置,每班排污一次。 4.5.4定期排污操作

(1)排污前应做好联系,排污时,应监视给水压力和汽包水位的变化,并维持水位正常,排污后,应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各阀门关严。

(2)在排污过程中,如锅炉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排污,但汽包水位过高和汽水共腾除外。 4.6一、二次除尘器输灰操作 4.6.1现场操作

4.6.1.1启动前准备

(1)将现场各设备操作箱中操作状态切换至“现场”。 (2)与中控室联系,确认无报警。 4.6.1.2启动

(1)启动北斗式提升机。 (2)启动4#刮扳机。

(3)分别启动一、二次除尘器格式卸灰阀。 4.6.2中控室自动操作 4.6.2.1启动前准备

(1)将现场各设备操作箱中操作状态切换至“中央”。 (2)确认中央无报警。 4.6.2.2启动

(1)启动粉尘排出系统自动运行。 (2)启动一、二次除尘器自动运行。 4.6.2.3停机:停机与开机顺序相反 4.7除氧器给水泵操作 4.7.1启动前准备

(1)手动靠背轮应灵活,无异音,地脚螺丝无松动。 (2)检查各轴承油质清洁,油位应在标定位置。 (3)确认纯水槽水位在2米以上。 (4)关闭水泵泄水阀、出口阀。

(5) 打开最小流量阀,全开水泵入口阀。 4.7.2启动

(1)确认电已送上。

(2)按启动按扭,启动水泵。

(3)待电机电流、水泵水压正常以后,缓慢开启水泵出水阀,向外供水。 4.7.3停止

! x x\ `6 q9 `6 }0 J\$ E: c9 P* r4 `0 s& |/ l0 }$ `& @6 H+ B* g# S0 e4 c6 t' J2 {$ `7 b; y7 B5 y3 j\9 h' \\2 r) ?/ w, {- Q- |2 W; j7 U7 ^; K/ I' Y* ]/ i8 M7 ?8 A4 q# g5 d; ~% |0 Q- r3 [! X6 K\c+ ]# N+ @) m9 E0 R6 o8 W2 U6 Z9 F3 {9 H4 Z7 z1 A. h+ v( _- X% ]! A' L. V0 6 Y6 i- G( a! Y4 x/ d% n5 |* |\6 4 `- H d# }& f' z8 d! e5 U$ d/ }( A+ ~( U8 A4 D4 s8 E+ I, G l I. { v ?( t9 z% i6 o+ D ^9 Q( d9 s3 H& }5 T3 n- M1 [5 y7 R1 x) r$ c: c) ~$ @5 ~1 [$ z5. U* D' v+ S: C8 ! R5 v0 Q' L8 j. p; R. / x5 ~$ `) p% ^7 K: c(1)关水泵的出口阀。

(2)按停止按扭,停止给水泵运行。 4.7.4倒用

(1)备用泵随时处于热备状态,水泵进出水阀全开。(2)倒用时先开备用泵,正常后再停在用泵。

/ \\3 y/ h6 W. k1 I* }! y0 [' M/ u5 ~! [& g9 Q. U( F; z9 B1 , q$ k9 m$ M$ R# Q& K3 O

4.8除氧器循环泵操作 4.8.1启动前准备

(1)手动靠背轮应灵活,无异音,地脚螺丝无松动。 (2)检查各轴承油质清洁,油位应在标定位置。 (3)检查各轴承冷却水通畅。 (4)确认除氧水箱水位正常。 (5)关闭水泵泄水阀、出口阀。

(6) 打开最小流量阀,全开水泵入口阀。 4.8.2启动

(1)确认电已送上。

(2)按启动按扭,启动水泵。

(3)待电机电流、水泵水压正常以后,开最小流量阀。 (4)缓慢开启出口电动阀调整水泵的出水量。 4.8.3停止

(1)关水泵的出口阀。

(2)按停止按扭,停止给水泵运行。 4.9锅炉给水泵操作 4.9.1启动前准备

(1)手动靠背轮应灵活,无异声,地脚螺丝无松动。 (2)检查各轴承油质清洁,油位应在标定位置。 (3)检查各轴承冷却水通畅。 (4)确认除氧水箱水位正常。 (5)关闭水泵泄水阀、出口阀。

(6) 打开最小流量阀,全开水泵入口阀。 4.9.2启动

(1)确认电已送上。

(2)按启动按扭,启动水泵。

(3)待电机电流、水泵水压正常以后,开最小流量阀。

(4)缓慢开启水泵出口阀向外供水,调整水泵出、入口平衡压力阀,出口压力高于入口0.15-0.2MPa。 4.9.3停止

(1)关水泵的出口阀。

(2)按停止按扭,停止给水泵运行。 4.9.4倒用

(1)备用泵随时处于热备状态,水泵出、入口阀全开。 (2)倒用时先开备用泵,正常后再停在用泵。 4.10锅炉循环泵操作 4.10.1启动前准备

, Q( U6 q& b; B7 n3 q* q: r% |5 @4 r+ }& @) r8 w/ _+ `2 x8 z- b9 [8 D\2 o9 Y$ W7 x\\1 |) {% ]5 O\& J- D* M$ T6 C\S% u m% X% `5 U' o1 |1 V! N( i s+ P& h4 g# D. Q, N: y; O( s% j M& s3 9 I6 `- C) A( N5 s. C6 `, I, t% j: }: @2 @4 i q* X O0 N K& ?$ H7 y3 x% m! \\/ g- W. K8 Y* W# }# i2 C3 D! d: _4 i+ V& h4 ~+ A1 T: h* z: E, S, ~5 X6 s\K% E/ R4 V3 B7 e7 b r2 |1 G% V3 M0 v8 `/ u. K3 i a) G# j7 V# K\ P, D. K/ J8 L2 B# K, ?(1)手动靠背轮应灵活,无异音,地脚螺丝无松动。 (2)检查各轴承油质清洁,油位应在标定位置。 (3)检查各轴承冷却水通畅。 (4)确认汽包水位正常。

(5)关闭水泵泄水阀、出口阀。 (6)全开水泵入口阀。 4.10.2启动

(1)确认电已送上。

(2)按启动按扭,启动水泵。

(3)待电机电流、水泵水压正常以后,缓慢开启出口电动阀,调整轴承冷却水阀门开度,调整水泵出水量,保证循环水量在420t/h左右。 4.10.3停止

(1)关水泵的出口阀。

(2)按停止按扭,停止给水泵运行。 4.10.4倒用

(1)备用泵随时处于备用状态,水泵出、入口阀保持正常开度。 (2)倒用时先将备用泵出口阀关闭。

(3)开备用泵,同时调节两台泵的出口阀,即备用泵出口阀缓慢开,在用泵出口阀缓慢关,以保持循环水量的稳定,正常后停在用泵。 4.11提升机、装入装置操作 4.11.1运转前的准备

(1)确认中央报警盘中无故障报警显示。

(2)确认提升机操作盘中的电源指示灯显示正常。 4.11.2提升机装置单独操作

4.11.2.1提升机提升(单独机上往)操作

(1)确认提升机在吊塔的中心位置,吊具夹钳位置在待机位,吊具夹钳状态处于下限打开。 (2) 将提升机操作钥匙插入“准备操作”钥匙孔,并将钥匙拨向“ON”。 (3) 把提升机“操作场所选择”开关拨向“车上单动”。 (4) 将“提升操作方式选择”开关拨向“正常”。 (5)紧急停车按扭处于解除状态。

(6) 按“进线接触器接通”按扭,确认“进线接触器接通”指示灯亮。 (7) 确认“提升可以车上单动”指示灯亮。

(8) 将“提升正常单动”开关拨向“上升低速”或“上升中速”。 (9) 当提升机到提升塔上限时,提升机自动停止。 (10) 将“走行操作方式选择”开关拨向“正常”。 (11) 确认“走行可以车上正常单动”指示灯亮。

(12) 将“走行正常单动”开关拨向“往高速”或“往低速”。 (13) 当提升机行至装料位,提升机自动停止。

(14) 将提升机“提升正常单动”开关拨向“下降低速”或“下降高速”位置,焦罐开始下降。 (15) 当焦罐下降到焦罐支座停止点后,焦罐停止下降,在重力的作用下打开焦罐闸门。 (16) 焦罐底部闸门打开,红焦投入干熄炉。

4.11.2.2提升机复操作:提升机的复操作顺序同往操作相反。

4.11.3检修时更换钢丝绳的操作

4 q2 D4 ?, `4 I. s. u\9 w! |4 B' B5 U: I1 F( j) u. T\2 ^; G+ @1 w6 ]* P& C6 Y! l1 s( Y8 b s; H, N2 P, B U* S1 `# h( P/ E2 ?* o7 l) ?! _6 A% n' ~4 G4 i5 @2 m# N; H( }2 v# T\, U1 D# `9 o# O1 z$ r4 Y X* E( f8 ?9 w0 ?; B$ h5 ~' g$ j- N( e\; i, T4 X5 F) o! G\+ e3 |0 X7 E; h5 I: e o. E9 K2 X% A7 z& e. F/ u9 S' S3 j0 p1 K8 B2 K6 P1 v, ^% K# O! Z8 w; f& o. M2 m5 k- g\9 e% @. ~2 q8 K e: \\: ! q\5 F7 X. W8 f7 t2 a0 i* g1 t z/ l$ `( N. Y

搜索更多关于: 中控工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的文档
中控工岗位技术操作规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8fnu29fif3qhty4wk6r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