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0:37: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密……封……圈……内……不……能……答……题 密……封……圈……内……不……能……答……题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将答题卡上有关项目填、涂清楚。 将第Ⅰ卷题目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题目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Cu 64

Zn 65

第I卷(选择题 共51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B.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 可燃冰是乙烷的水合物

D.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 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 CO2的比例模型:

C. HCN分子的结构式:H-C≡N D. 氢化铵(NH4H)电子式:

3. 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B. 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C. 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D. 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 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的是 A. -OH、-NO2、-H、-COOH都是官能团 B. 干冰和冰为同一种物质

C. H2O、D2O、T2O为三种不同的物质 D. C和C互为同位素

1214

5. a、b、c、d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四种元素位于三个不同的周期,c为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d与b同主族且d的原子序数为b的二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 1 B. 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 四种元素所对应的简单离子中,c的离子半径是最大的 D. d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6. 反应N2+3H2

-1

-1

2NH3,开始时N2的浓度为3 mol

-1

? L,H2的浓度为5 mol·L,3 min后测得NH3浓度为0.6 mol·L,则此时间内,下列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

A. ?(NH3) =0.2 mol ? L ? s

-1-1

-1

-1

B. ? (N2) = 1.0 mol ? L ? min

-1

-1

-1-1

C. ? (H2) =0.3 mol ? L ? min D. ? (H2) =1.67 mol ? L ? min 7. COCl2(g)

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8. 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氢气还原氧化铜 ②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③氢氧化钾与硫酸中和 ④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⑤二氧化碳与赤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⑥Ba(OH)2·8H2O与NH4Cl反应 ⑦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⑧浓硫酸稀释

A. ①②③⑤ B. ①④⑤⑥ C. ②③⑦ D. ②③⑦⑧

9. 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7H6O5

B. 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有羟基、碳碳双键、羧基 C. 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 莽草酸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O(g)+Cl2(g) △H >0,当反

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的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

10. 反应C(s)+H2O(g) 变容积的密闭

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可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 增加C的量

B. 将容器的体积减小一半

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的压强增大 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的体积增大

CO(g)+H2(g)在一可

11. 过量的锌与稀盐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以采取的措 施是

A.加入浓盐酸 B.加入一定量CuSO4固体 C.升高温度 D.加入适量的水 12.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分液漏斗分离溴和苯

B.分馏石油时,将温度计插入石油液面下 C.用氢氧化铜粉末检测尿糖

D.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13. 锂(Li)—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锂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Li通过有机电解质向水溶液处移动 C.正极的电极反应:O2+4e=2O

D.若将有机电解质和固体电解质膜去掉,电池依然能

-2-+

够正常使用

14. 一定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叙述不能 作为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消耗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C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⑧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A.②⑧ B.④⑦ C.①③ D.⑤⑥

15. 如下表所示,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与主要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A B C D 不纯物质 乙烷(乙烯) 溴苯(溴) 乙醇(水) 苯(苯酚) 除杂试剂 KMnO4(酸化) NaOH溶液 生石灰 浓Br2水 分离方法 洗气 过滤 蒸馏 过滤 A.A B.B C.C D.D 16. 两种短周期元素X和Y,可以组成化合物XY3,当Y的原子序数为m时,X的原子序数为

① m-4 ②m+4 ③m+8 ④m-2 ⑤m+6 ⑥m-12 ⑦m+14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7. 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环境污染的发生、危害和防治都与化学有关。 根据有关的化学知识,下列措施和理由之间,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A.限制生产含磷洗衣剂——防止湖海出现“赤潮” B.严禁排放未经处理的有毒工业废水——防止水土流失 C.不允许焚烧农作物秸秆——防止污染空气

D.限制生产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汽车——防止氮氧化物污染空气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9分)

18.(12分)(1)A~H八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已知C元素形成的单质有“国防金属”的美誉,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E的最简单氢化物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①B、F、G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写离子符号)。 ②上述元素所形成的气态单质中能用于饮用水消毒的是_____(写化学式)。

③A~H元素中,金属性最强和非金属性最强的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元素的单质可以在D和F组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中燃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锡(Sn)是很早便被发现和使用的金属,其原子结构示意图见右图。 完成下列填空:

①锡为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 有一种锡的 单质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则该单质内存在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

②SnO2能与NaOH反应生成钠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11分)(1)已知断开1mol H—H键、1mol Br—Br键、1mol H—Br键分别需吸收的能量为436kJ、193kJ、366kJ。 计算H2和Br2反应生成1mol HBr需 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_________ kJ;

(2)t℃时,将2molSO2和1molO2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SO2(g)+O2(g)═2SO3(g)。 2min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压强的0.8倍,平衡时,SO2 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3)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 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 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池的负极材料为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 ②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

③一种以肼(N2H4)为液体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氧化剂,KOH作电解质。 负极反应式为 ______ 。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8g8a2w5hv1emx02sb8q8qp2012imx011d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