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与创业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企业家精神与创业/ Entrepreneur Spirit and Bissness 课程代码:030608
学 时: 32 学分:2 讲课学时: 32 考核方式:以考查为主,包括课堂提问讨论、课外作业〔案例分析或商业打算书〕、作业答辩。 先修课程:治理学原理
适用专业:工商治理专业本科 开课院系:治理学院
教 材:葛守文编.创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要紧参考书:张仕亮主编.企业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把握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及自信、自主、自立、自强的企业家精神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把握创立企业、合法经营、培养企业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如何应对社会环境与市场需求变化的各种差不多知识,为较顺利展开创业探究或从事新设公司的治理实践提供值得借鉴的新视角、新思路。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受教育者个人潜能的挖掘和综合素养培养。
二、教学内容和差不多要求
1、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挑战、勇于创新的能力,把握个人进行创业选择、用人、决断、应变、承担风险、品行等能力方面的知识。
2、为学生今后开办和从事企业治理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把握一定实际操作技能,教会学生撰写创业打算,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创业,了解企业开办的程序和治理的差不多原理和理论,
三、实验〔上机、习题课或讨论课〕内容和差不多要求
第五、十四章:二次习题〔期末考试〕。
四、教学时数分配 课程内容 1、企业家精神与创业的意义 2、创业的起源和定义 3、创业与教育 4、创业打算预备 5、创业打算 6、创业初期实务 2 2 2 2 2 2 2 4 2 讲课 2 2 实验 习题课讨论课 课程设计 上机 小计 2 2 7、创业融资 8、创业团队 9、创业企业风险 10、创业企业拓展 11、创业文化 12、企业成长与终止 13、创业进展环境 14、创建创业型社会 共 计 2 2 2 2 2 2 2 2 28
2 4 2 2 2 2 2 2 2 4 32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把握生产治理的差不多原理和使用方法;
2.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用生产治理的专业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3.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明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可采取:
1.讲授。这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了解创业教育和创业内涵,树立创业意识。
2.案例教学。每一章都要通过案例教学进行典型分析。案例教学不要有固定答案,而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求实态度。
3.课堂讨论。将课程中重点内容、热门话题、进展方向等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更深的了解把握专业知识。本课程将采取〝全程互动式〞案例探讨方式开展教学,即以课堂讨论、现场模拟等方法为主促进互动交流。
4.电视录像。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提高教学过程的直观性。
5.参观访问。亲临企业感受创业良好的氛围,以此表达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表现出他们的创业精神,使教学内容丰富深入,教学形式开放灵活,教学成效更直观,更能启发创业思路、拓宽创业视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