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宁波市人口基础数据库 依托政府信息网络资源和公安现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重组整合,建立完备的宁波市人口基础数据 库。由政府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建立规范的数据采集、更新维护机制,并制定数据协作、数据交换以及数据共享安全管理制度。 7 建立法人数据实时交换监测系统和数据共享机制,建设以工商、人民银行信用评估反馈为基础的质量评估系统,建设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唯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 一标识的CA证书系统,建设面向政 府部门决策层的示范应用系统,实现全市80%的委办局、100%的县(市)区政府的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共享交换服务。 8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二期) 建立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共享交换平台,建立数据共享、交换、运行维护的标准规范体系、 建立共享交换平台运行所需的网络硬件及安全支撑体系,推动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的社会化应用。 以公安现有的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整合统计、计生、人事劳动、教育、民政、卫生、外来务工办等相关部门的人口基础信息,结合浙江省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完成基础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市公安局 宁波市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按照《宁波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的要求,实现宁波市人口基础数据库共建共享和依法、安全、规范、有序地应用,有效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和政府管理水平。 以组织机构代码为统一标识,以工商、税务、财政、政法、社保、卫生等部门业务管理系统中的法人单位数据为基础,重点整合质监局、工商局、编委办、民政局社团办、国税局和地税局的企业法人信息、政府机关法人信息、事业单位市质监局 法人信息、社会团体法人信息等不同部门的法人单位基础信息,逐步构建全市逻辑统一、物理分布的可共享的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实现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共享和动态更新,加强政府对企业的综合监管和公共服务。 在一期的基础上,加强共享交换平台的运行环境,逐步丰富平台数据和服务内容,提供全面的决策分析依据,推进共享交换平台的横向与市规划局 纵向应用拓展,最终构建政务地理信息共享与应用的良好运行环境,全面推进智慧宁波建设步伐。 市民政、市计生委、市人社局、市 教育局、市外来人口办 市工商局、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宁波海关 续建 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委、市民 政局 9 智慧信用宁波系统 建立覆盖企业、个人两大类主体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形成信息的分级分类共享机制,实现信用信息依法向社会有序开放,为宁波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扩大信用信息覆盖面,深入应用信用信息,促进宁波社会更文明、经济发展更平稳、政府管理更高效、服务社会更到位、预警决策更准确。 按照社会治安防控实际需要,依托公众运行传输网络,以有条件的已建各类社会面重点视频监控资源为主要对象,以满足治安防控监控资源共享要求为立足点,开展社会视频监控治安防控基础平台建设和社会视频监控资源整合工作。 市工商局 市国税局、市财政局、市质监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安监局、 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各县(市)区 10 宁波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资源共享基础平台 以已建的社会视频监控资源为基础,依托公共传输运行网络,采用软硬件相结合接入方式,建立社会视频监控治安防控基础 平台,逐步整合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及农村地区等视频监控资源,并形成治安防控视频监控整合工作机制。 市公安局 市城管局、市交通委 三 面向城市管理和服 务的智慧应用工程 建立全市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和信息交换平台,推进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数字化医院和数字化社智慧健康(一期) 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推行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实施就诊一卡通,推行区域协同医疗、远程医疗,提高医疗卫生的服务保障水平。 智慧社会管理 (1)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2)智慧国土 完成现有卫生专网升级改造,实现市卫生局与各县(市)、区和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互联互通,并与省卫生专网实现对接;继续深化电子病历建设,依托宁波市数据中心,建设智慧健康数据中心,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资源共享。完成全市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 11 市卫生局 各县(市) 区 12 建设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信息平台 市国土局 建设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和监管(3)宁波市公共资虚拟平台,整合各系统信息数据源网上交易暨电子资源,实现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的监察系统(一期) 高效服务、全程监管和充分共享。 市审管办 市监察局 构建全市范围城市管理的视频监控网络,统一96310全面推进城市管理“人性化、精细化、智能化、网格化”。打造城市管理多渠道发现问题,协同化解决问题,精细化综合绩13 智慧城管 效考核的全新业务模式,实现大城管的工作格局。深化物联网技术使用层面,探索、构建城市管理数据中心,监督城市管理各个环节工作。 热线呼叫平台,逐步完成城市部件基础普查信息化工作,稳步推进温馨提示业务。完成一期项目竣工验收,稳步推进二 期项目建设。提高万米单元网格覆盖率,由六区逐步向县(市)、管委会拓展,做好相关建设的指导和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业务运行流程、岗位规范、协同处置标准等制度规范。 市城管局 14 智慧安监 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服务规范体系建设,安全生产中心数据库、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在此基础上,移植现有信息系统,拓展系统功能,增加安全生产考核信息系统建设、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系统建设、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建设,完善行政许可、培训教育、隐患排查、危化品道路运输等系统的功能。 (1)宁波市信息安全监控预警平台 建设以收集、分析和预警处置为一体的信息安全监控预警平台,通过高效的支撑平台及时发现、识别安 全事件,及时掌握安全状态,为预警、应急响应和事件调查提供支撑,成为宁波市信息安全应急保障工作的基础平台。 市经信委 市公安局 (2)安全生产监管综合信息平台 宁波市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安全生产中心数据库的建设;安全生产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实现与“金安”工程、全国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宁波市相关政府部门的数据共享和数 据交换;新建、升级整合应用系统,最终构建以综合办公、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支撑保障为主体的宁波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按照全面覆盖、优化整合、纵横协同、信息共享、使用便捷的原则,以建设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为重点,着力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生产信息化中心数据库、企业统一登录门户和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平台。在首批20家以上乡(镇、街道)安监所和300家以上重点企业中实现企业主要安全生产信息维护动态化、隐患排查网格化和隐患治理协同化,与质监、消防等重点部门实现主要安全生产信息横向动态交换。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管、应急管理的智慧化水平和服务企业的能力。 市安监局 15 智慧食品药品监管 在已建成的海曙区配电自动化系统基础上扩大配电自动化覆盖范围,涉及江东、江北区共110回10kV线路,500座开关站进线自动化改造;截止2011年底覆盖85万户,2012年预计新覆盖用户80万户以上,积极推广智能远程抄表应用;从2011年开始建设一座中型标准充换电站,站址在原35KV鄞州石碶变,计划2012年完工。 16 智能电网 开展宁波市区配电自动化工程(二期),建成具有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的智能配电网;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建成智能远程抄表应用;全面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促进节能减排。 宁波市电业局 17 智慧公共服务 (1)宁波市81890求助中心拓展工程(三期) 进一步完善宁波市81890求助服务平台建设,优化81890呼叫平台网络结构和网络建设。 (1)完善基础数据建设,完成覆盖宁波六个区(海曙、江东、江北、鄞州、北仑、镇海)的数字实景影像;完成北仑区的数字侧视地图和数字三维地图建设工作;丰富并完善生活资讯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并定期进行更新;(2)推进云位置建设,完善阿拉图地图、阿拉图地球、阿拉图移动地图平台、阿拉图搜索引擎的功能设计与实现;(3)拓展应用服务建设,完善GPS电子商务平台、展示平台的功能建设,打造面向公众的如厕助手、ATM搜搜等应用。 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工程,重点推进数字公路系统、ETC项目、象山港大桥及连接线交通机电工程、穿山至好思房公路工程交通机电工程建设。公众出行服务系统,重点推进无线公交站牌、公交多媒体发布系统、出租车服务质量评价系统、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等项目建设;交通综合监管指挥系统,重点推进宁波市交通资金预算及绩效监管平台、宁波市交通网上行政执法暨电子监察系统、港航移动指挥管理艇、港航视频监控分中心等项目建设。 市经信委 县(市)区81890主管部门 (2)智慧位置服务(LBS)平台项目和宁波市网络三维地理信息平台 建设高精度移动智慧位置服务平台,让政府、社会各类用户能够切实享受到便利、准确、高效的空间信息服务。研究并建设适合互联网运行的城市三维、维街道数据库。宁波市网络三维地理信息平台建设。 市规划局 市经信委、市民政局、市住建 委、市城管局、市交通委 18 智慧交通 整合交通、公安、城管等部门有关交通资源,建设公众出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含出租车、公共汽车等营运车辆智能服务系统)、道路关口不停车收费系统等交通服务系统;建设交通综合指挥平台、数字公路、数字运管、数字港航等交通管理系统。 市交通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