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交底,并下发于施工班组;
试验室对到场的原材料按照规范要求的检验频率和数量会同试验监理工程师进行取样检测。 2. 现场准备
施工前平整施工场地,准备好开挖沟槽的机械设备,人员、材料准备到位,全站仪放样管道中线,根据原地面标高及管底标高,计算出开挖宽度,放样出边坡开挖线,并撒白灰标识。 3. 管沟降水施工
施工期间最高地下水位在1038.600,原地面下2.5m左右,根据临河地区地质情况,沟槽开挖深度大于最高地下水位时,基坑内将存在渗水现象,影响沟槽内管道安装及边坡稳定性,所以管沟开挖前必须进行降水施工。
考虑到管沟边坡的稳定性及安全因素,管道施工按照每100m为一个施工段,短开挖、快施工、快回填的原则进行施工。在开挖沟槽上口边线2米位置处沿四周设置降水井,在井中安装水泵进行抽水,降低管沟开挖范围内的水位,确保管道施工范围无积水。
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流程:设备材料选定→井位放样→安装套管→钻孔→回填砾石→井点管沉设→试抽水→正常降水→基坑开挖→管沟基底处理→管道安装→检查井砌筑→闭水试验→管沟回填→降水停止。
当地地质为粉细砂和中粗砂,渗透系数5~20m/d,沟槽开挖采用环形井点,因此沿基坑周围设置井点,在井中用泵抽水,使降水曲线最高点低于基坑中间最深处0.5米,确保管道施工。
5
井点的计算: (1)井点系统的布置:
按照开挖深度5.0米的管沟进行基坑降水施工计算,基坑顶面平面尺寸为100 m×6.8m,布置为环形状井点,管沟底低于最高水位2.5米,因此降水深度为5-2.5=2.5米,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测定,透水层较厚,水井未达到不透水层,计算按照无压非完整井考虑,滤管采用直径0.6m的无砂砼管,当地地质为粉细砂或中砂,由于工期紧的原因,无条件做现场抽水试验来确定实际渗透系数,考虑到开挖基坑距离黄河总干渠较近,且河中水位正是最高水位期,地下水产生一定水压,在参考以往渗透系数经验值时,需提高渗透系数值,来确保降水的成功,故渗透系数取12.5m/d。
(2)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降水深度:S=2.5+0.5=3.0m
S1=S+iL=3.0+0.15*(3.4+2)=3.8m
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P210附表3-9中公式得: 滤水管长度l按2.0m考虑
有效深度:H0=1.85×(S1+l)=1.85×(3.8+2)=10.7m
降水井基坑为矩形基坑,长度比为100/6.8=14.7大于5,故不可将其化一个假想半径圆形井,采用引用基坑半径:r0=u抽水影响半径:R=1.95S
L?B100?6.8=0.2*=5.3 44H0K?1.95?3?10.7?12.5?67.7m
1.366*12.5*10.721.366*K*H2基坑总涌水量:Q===1716.3m3/d;
lg(R?r0)?lgr0lg(67.7?5.3)?lg5.3(3)井深的计算: H≥H1+h+iL+l
6
H1=5m h=1m
iL=0.15*(3.4+2)=0.81m l=2m
井深最小值8.81m
稳定水位深度为6.3m,一般井点宜深入到水下6~9m。 因此井深为12.3~15.3m之间,井深确定为16m。 (4)井点管的数量和间距
1.井点管需要根数,可按下式计算: n=1.1
式中 n-井点管的根数;
1.1考虑井点管堵塞等因素的备用系数。 Q-井点系统涌水量(m3/d);
q-单根井点管的出水量(m3/d),按下式计算;
Qqq?65?dl3K?65*3.14*0.6*0.5*312.5 ?142.1(m3d)需要井点管数量:n=1.1=1.1*1716.3/142.1=13.3根,取14根。 布置间距为:100*2/14=14.3米。
根据计算及现场实际情况,沿沟槽四周进行降水井布设施工。降水井底必须在沟槽底部以下,钻井到位后向井底回填约100cm的砾石,然后埋设井点管。井点管及滤管均用无砂砼管制成,滤管外面先包扎2层尼龙
7
Qq窗纱,用1.6 mm的铁丝缠绕捆扎,间距3~5 cm,再在外面包扎1层细孔钢丝网,用 3.2 mm 的铁丝捆扎,以防止抽水时泥砂吸入管内,滤管上接井点管,中间用螺丝套筒连接。
在降水井中安装水泵,沟槽开挖过程中即将出现渗水时开动抽水泵抽水。抽水系统开动后,在整个沟槽施工过程中保持其不间断地进行。 4. 沟槽开挖
沟槽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的方式。机械开挖至设计沟槽底以上20cm时,采用人工开挖,以免破坏原状土的密实度,开挖过程中严格按照管道基础底设计高程控制,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果局部发生扰动,不得回填泥土,可换填10~15cm天然级配砂石料,粗砂并整并夯实。若在雨季开挖,尽量缩短沟槽开挖长度,做到成槽快,回填快,并在沟槽顶部设置拦水槛,防止雨水流入沟槽,一旦发生浸泡沟槽,应立即将水排出,并对基础底做好处理。
开挖土方堆放于基坑两侧,距边保持2.5m的安全距离,沟槽底开挖宽度应在管道外径两侧加宽60cm,以便于人工在槽底施工,根据沟槽开挖深度以及地质情况,采用1:0.5放坡开挖,而污水管道开挖深度在5米左右,管沟下部为细沙地质,沟槽两侧采用砂袋堆码防护,堆码高度至沙层顶50cm,边坡采用木板方木支撑防护,木板规格5cm*30cm*400cm,方木规格15cm*15cm*400cm、15cm*15cm*530cm,木板紧靠边坡坡面,上下口用方木支撑,每档支护间距3m。
沟槽开挖并防护好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底处理,一般土质地段,基底只需铺一层10cm 砂垫层,沟槽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时,铺设20cm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