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幼儿园乐高教育活动设计模板 基本信息 姓名 电子邮件 学校名称 学校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是否同意本教案用于乐高教育教学活动 设计概览 教学主题 涉及学科(领域) 前需技能(学生在开始此单元前必须掌握的知识或技能) 是 √ 否 潮汕民居 社会 授课年级 大班 通过PPT介绍,对潮汕的民居感兴趣。再让父母带孩子领略过,知道一些有特色建筑的名称:“下山虎”、“四点金”等等;也了解民居的基本构造;了解乐高积木镶嵌、拼接的技法;并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程概述(概括地描述使用乐高教具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架构,约500字) 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描述: 1. 2. 3. 4. 课程标准: 这是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利用乐高教具而设计的一个幼儿园大班的社会领域活动《潮汕民居》。旨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引发他们对家乡特有民居的喜爱,提升对家乡自豪之情。 知识点: 幼儿的社会领域学习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课程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知识点(结合教材与学科/领域内容的知识点) 学习活动(活动主题与要解决的问题) 学习目标(建议设置多维教学/学习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指导纲要(试行)》) +21世纪技能) 2 / 5
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与幼儿一日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选择应该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亲身去体验,亲近社会。通过真实的社会事件和生活情境,培养幼儿的基本生活能力和技能,并增进幼儿的相关知识,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 学习活动: 在《潮汕民居》活动中,请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潮汕民居——“四点金”,通过教具中的梁、块、片等材料学习搭建简单的潮汕民居的结构,并知道潮汕民居的承重梁与其他墙体之间的关系。为幼儿提供动手实践机会,扩展知识视野,同时加深对潮汕民居的认知,提升喜欢家乡的情感。 学习目标: 知能目标:欣赏潮汕特色的民居,初步了解潮汕民居的风格与特点,知道承重梁的作用,以及它与其它前提之间的关系。 探究目标:能够通过感官进行观察、操作、实验来认知,并对使用的乐高教具感兴趣,乐于使用教具材料进行探究如何搭建出潮汕民居;能用语言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分享搭建的过程和方法,表达自己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能大胆的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乐高教具进行操作。 情感目标:乐于并能较长时间地参与活动;愿意动手动脑进行探索和思考,喜欢观察、提出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表达、分享活动中的快乐,有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在活动中提升对潮汕民居的了解以及喜爱之情。 行为目标: 初步培养幼儿对自己家乡的认同感,喜欢自己家乡特色的民居。并在活动结束后能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居所,观察、了解它们的特点,以及它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保护,并向身边的人介绍潮汕民居。 关键词
教学或学习过程 说明:在描述教学或学习过程中,您一定会用到工具(乐高教具型号、乐高学习软件、演示文稿等信息技术工具)与资源(印刷、视频、网络资源等),请在用到上述工具与资源时,注明相应的文件名,并设置链接,以便浏览者方便查看相应文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潮汕民居:四点金、下山虎、土楼等、承重梁、21世纪技能、多维教学目标 Connect联系(联系学科内容和现实世界引入活动任务)
3 / 5
活动时长 5分钟 活动时长 15分钟 教师活动 通过观看潮汕民居的照片PPT,让孩子们想一想潮汕民居的结构、特点,激发了他们制作潮汕民居模型的欲望。 教师活动 提醒孩子在搭建的时候注意承重梁与其他墙面的关系。如果发现红梁不够长的时候可以用互锁的方法加长。 学生活动 孩子观看视频,激起制作潮汕民居模型的欲望。 工具与资源 潮汕民居介绍的视频 Construct建构(指导学生进行搭建作品、程序设计) 学生活动 工具与资源 各式的梁;红色、孩子尝试运用器材进行实践搭建潮汕民居模型。 黄色、蓝色的2*4、4*4、4*8等的常规积木、还有弧线、圆柱积木等供幼儿选择。 Contemplate 反思(引导学生评价、反思和展示实践活动的成果) 活动时长 教师活动 请孩子想一想你搭建的房子稳固 7分钟 吗?它的结构准确吗?会有没有没有门窗的情况。那如果这个房子不止设和居住,还要有御敌的功能那还可以怎样设计?提供纸张给孩子,请孩子思考后把图样简单用自己的方法画出。 Continue延续(在新授知识基础上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活动时长 8分钟 评价方法与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的评价工具,注明相应的文件名,并设置链接,以便浏览者方便查看相应文件) 学生活动 工具与资源 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象设计有防御功能的民居。 每人一份:设计纸一张、笔一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孩子们进行民居的制工具与资源 让孩子们想办法制作在民居原来的结构基础上加上其他的功能。 作并互相欣赏制作的民居,了解它们不同的功能。 大小齿轮、轴、炮等常规积木供孩子挑选。 教师评价 其他评价 《学生能力评价量规》,主要从幼儿的沟通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对小组进行能力评价。 差异化教学策略(提出针对超前学生和滞后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措施,确保人人参与活动)
4 / 5
在活动中,对于超前的孩子,可以请他帮助个别有疑惑的孩子,或者提供更多的乐高教具给他,让他想办法做出其他形状、结构的民居或者带有其他功能的民居。 对于滞后的孩子,老师要进行耐心的一对一鼓励辅导,或者提供一张民居结构示意图的组装图片,帮助他能理解制作的过程。 教学反思(请在实施后填写) 从哪几个方面来反思这堂课的实施,如:学习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效率是否最好、方式方法是否有效——是不是让学生快乐学习,等等(成功的经验、失败的原因、改进措施) 《潮汕民居》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而设计的一个适合大班年龄的游戏。游戏通过运用乐高4C教学方法,把\如何搭建潮汕民居\这个问题,转变为实际的、可操作的游戏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在\做中学\的过程中, 进一步加深承重梁的理解,培养幼儿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小组合作,学会反思质疑,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快乐! 下面是我对本次活动的教学反思: 在“联系”阶段,我以情境的模式引入,给孩子播放一段潮汕民居的视频,从而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再通过几个启发式的问题,例如:小朋友们,我们身边就有这些特色民居,你们知道他又是们特点吗?它们都有哪些作用?想不想自己来制作?等问题为活动开好头,激发孩子们制作民居模型的欲望。但是我忘记讲解民居的结构简图,所以导致孩子刚开始进行操作时,比较茫然。 在构建阶段在这个环节,我先提出问题\我们观看这么多有特色的民居它们中间都有一个承重梁,那它与墙面之间有事么样的关系?\然后给孩子们提供足够所需的乐高教具,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实践。在搭建的开始,我没有给孩子们过多的提醒,而是请幼儿在操作中尝试运用乐高教具,按照自己事先设想的思路与方法,搭建属于自己的作品。在个别辅导时,我会提醒幼儿要注意积木与积木之间的契合问题。但是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我比较急,会忍不住出手帮忙,还是要注意提供适合的提示、或提供示意图,让他们自己操作。 在反思这个环节,我先给幼儿提供一张纸,请幼儿自己设计出民居的不同功能,再请幼儿讲述自己的设计,通过这种方式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在反思过程中,有个步骤做的不是很好:可以分组进行分享,无需让孩子一个一个讲述,这样会浪费大家的时间。 我在延续这个环节中,让孩子在自己设计的民居基础上,增加新功用,孩子们兴趣很浓,可是我给孩子的前经验不够,所以孩子的设计合理性不够。 活动的氛围比较自由,孩子还是很投入,也能大胆设想、操作,遇到困难也能克服,并且一起协商解决。
5 / 5
总的来说,在本次乐高教学活动中,通过4C教学法, 结合课程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导幼儿充分自主地思考、自我探索、自我展示、自我激励,帮助幼儿在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过程中不断超越挑战,取得了教好的成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