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他的扁担了。
④再联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爱他什么? (勇敢、不怕危险和战士同甘共苦等) 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三)总结谈话。
读了《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战士心疼朱德而藏他的扁担。当大家看到“朱德记”三个字,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而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朱德的扁担》是朱德同志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象征。在1958年已是72岁高龄的朱德同志还亲临十三陵水库劳动,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坝。
(四)拓展。
关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你们课后收集有关他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五)指导书写。
1.让学生读、描字帖中的字,找出难写的字。 2.小组研究书写方法。 3.教师课件演示指导。 (六)布置作业。
13
13《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朱德同志与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事迹,体会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感受朱德同志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爱戴之情。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扁担图,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板书:扁担)指生认读。仔细观察,你知道这是谁的扁担吗?补全课题:朱德的扁担,指生认读。齐读课题。
2、指生介绍朱德,师进行补充。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涵:
14
1、课题为“朱德的扁担”,他用这根扁担做什么吗?(挑粮上山)为什么要挑粮上山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交流。(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不够山上的战士吃。如果粮食不够吃,战士们就会饿肚子。战士们吃不饱,就没力气打仗了。)
3、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观察这根扁担,你发现了什么?(朱德记)他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呢?(学生再读课文,找出答案)
体会“藏”
1、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战士们为什么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
3、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体现挑粮累的句子
课件出示:从井冈山到茅坪,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1)五六十里:单靠两只脚要走上以整天!路远吗?谁来读好这个数字?
(2)山高路陡:什么是山高路陡呢?(课件出示“山高路陡”的井冈山,学生想象:这样的路会怎么难走呢?谁来读出山的高,路的险?指名读。
15
体会“同甘共苦”
过渡:路那么远,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身强力壮的年轻小伙争着去,抢着去,作为总司令的朱德同志,当年已经四十多岁的他,也和战士们一样争着去挑粮。(课件出示插图)
1、看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教师相机出示草鞋、斗笠。
2、说话练习: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读文: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二句话,学生齐读。 4、同学们,故事学到这儿,你们认为朱德同志是位什么样的人呢?(板书:同甘共苦)这样一位可亲可敬、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司令,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敬佩,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感动,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心疼呢?看到朱德同志这么辛苦,也难怪战士们会这样想------(课件出示)
5、这句话该怎么读出战士们的心情呢?试一试。(自由读,指名读)
6、带着你的担忧、你的心疼齐读。 体会“劝” 体会“做扁担”
《朱德的扁担》说课稿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