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四川省凉山州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带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2:36: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这是瞧不起人么?”

④在这个镇上,表面上民风淳朴、邻里团结,实际上是勾心斗角,常常为一点小事明争暗斗、家里来了客人,表面上热情招呼,却又很小心眼地拿出一个单独的杯子或碗筷。

⑤阿Q自然也懂这个道理,他耿耿于怀的是丈母娘居然把自己当“外人’,对待,单独给自己用一个特殊标记的碗!

⑥阿Q已经过了冲动的年龄,知道采取行动比盲目生气有效得多、他边吃边想,突然计上心来。“老婆咱两换着吃么!”不等媳妇反应过来,阿Q就把自己的碗和媳妇的碗调换了一下。媳妇的脸微微红了,在她看来,在父母面前表现得这么亲昵,多少有点不好意思她完全没有注意到,父母脸色已经大变。阿Q的嘴角却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⑦小镇的人都是很聪明、很敏感的,大家都像高手过招一样点到为止;小镇的人经常谈论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似乎每个人的才能都足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才能用在日常生活琐事中,自然随时随地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⑧阿Q的举动效果明显,再次去丈母娘家吃饭时,他赫然发现,桌子上摆着四只全新的、一模一样的碗!

⑨但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阿Q发现,那四只新碗只使用了一次,后来又换回了以前的四只旧碗,当然也包括有缺口的那只。

⑩“姜果然是老的辣!”阿Q暗暗地想,这是岳父母意识到上次换新碗的举动是做贼心虚、不打自招的表现,他们一定为上次匆忙换新碗的举动而后悔了。现在换上旧碗,就是要说明其实什么问题都没,是阿Q多虑了。事实上阿Q还注意到,换回四只旧碗以后,岳父母只热情端出饭菜,但具体拿碗盛饭的事情,岳父母和媳妇都故意躲开,全权交付给了阿Q。关键就在这里!阿Q意识到,现在有缺口的碗就在自己手上,无论放在谁的面前,大家都是坦然的,好像原本就是这样随意的。

?阿Q的手微微抖了起来,“啪——”的一声,那只有缺口的碗掉在地上——碎了!“哎呀,真是不好意思……”阿Q说道。岳父母慌忙赶上去清扫一番,眼睛里却闪出一丝疑惑:这碗,真是不小心摔的?

?回家路上,媳妇也问到这个问题,阿Q微微一笑,并不作答,其实在他心里,已经满是悲哀,“妈妈的!老子原本是天才,现在却天天把精力耗在这样的俗事上面!这样的风气,这样的民众,真是没有法子!”阿Q毒毒地想……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一项是

A. 第①段中的“阿Q突然明白了一切”是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想要弄清楚具体内容和原因的兴趣。 B. 作者将主要人物设定为“阿Q”,既让读者觉得亲切,又无形中丰富了义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C. 第⑦段环境描写,表现小镇上的人们不仅具有家国情怀,在生活琐事上也具有真知灼见。 D. 小说篇幅虽然不长,但夫妻换碗,岳父母换新碗,新碗再换旧碗,情节安排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8. 文中阿Q有些什么性格特征?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展现这些性格特征的?请简要作答。

9.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为什么岳父母“后来又换回了以前的四只旧碗,当然也包括有缺口的那只”。 【答案】7. C 8. ①敏感多疑。吃饭时给他用了一只缺口的碗,从而怀疑岳父母瞧不起他。②有心计。

阿Q生气不直接说明,是通过跟媳妇调换碗来表达他的不满。③高傲自大,自命不凡。他认为像他这样的“天才”把精力都耗在这样的俗事上面不值。

9. ①岳父母怕阿Q多想,怕他认为他们看不起这个女婿。②岳父母为匆忙换新碗的举动而后悔,他们意识到这样做是等于承认了看不起女婿。③岳父母想让阿Q知道,无论碗放在谁的面前都是随意的,没有看不起他。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稙字符直,泗州临淮人。幼明敏笃学,两举于乡。从父中行客苏轼门,大史晁无咎见之曰:“此国士也。”以女妻焉。

靖康初,高宗以康王开大元帅府。湖南向子諲转运京畿,时群盗四起,偏道阨绝,环视左右无足遣者。..有以稙荐遂借补迪功郎使督四百艘总押犒师银百万粮百万石招募忠义二万余众自淮入徐趋济凡十余战卒以计达。时高宗驻师钜野,闻东南一布衣统众而至,士气十倍,首加劳问。稙占对详敏,高宗大悦,亲赐之食,留之幕府、高宗既即位,寻以奉议郎知潭州,稙发廪粟,振贫困,专以抚摩为急。 ..

丞相张波督师江上,知稙才,荐为朝奉郎、鄂州通判。大盗马友、孔彦舟未平,稙请修战舰,习水战,分军马为左右翼,大破彦舟伏兵,诛马友,二盗平。浚以破贼功上于朝,转朝奉大夫、通判荆南府。秩满,除尚书户部员外郎。时秦桧当国,凡帅府旧僚率皆屏黜,浚亦去国,稙杜门不仕。桧死,除户部郎中。稙始入见,帝曰:“朕故人也。”方有意大用,以母老辞,除知桂阳军。丁母忧,归葬,哀毁。刘锜遗之书曰:“忠臣孝子,元直兼之矣。”

服阕,参政钱端礼荐差知琼州。陛辞,帝慨然曰:“卿老矣,琼州远在海外。”改知徽州。逾年,金人败盟,朝廷将大举,以稙漕运有才略,授直敷文阁、京西河北路计度转运使。稙措画有方,廷议倚重。.干道二年,直宝文阁,主管行宫留守司事。稙上书极言防江十策,皆直指事宜,不为浮泛。疏上,帝嘉其言,以太府卿召赴阙,有疾不克上道,遂以中奉大夫、宝文阁学士致仕。年七十有六卒,谥忠襄。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八十六》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以稙荐/遂借补迪功郎使/督四百艘/总押犒师银百万粮百万石/招募忠义二万余众/自淮入徐/趋济凡十余战卒/以计达/

B. 有以稙荐/遂借补迪功郎/使督四百艘/总押犒师银百万粮百万石/招募忠义二万余/众自淮入徐趋济/凡十余战卒以计达/

C. 有以稙荐/遂借补迪功郎/使督四百艘/总押犒师银百万/粮百万石/招募忠义二万余众/自淮入徐趋济/凡十余战/卒以计达/

D. 有以稙荐/遂借补迪功郎使/督四百艘/总押犒师银百万/粮百万石/招募忠义/二万余众自淮入徐/趋济/凡十余战/卒以计达/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京畿,从周代开始,把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称为“王畿”。从秦统一中国赢政称皇帝开始,不能称“王”,..其王畿地在二京之域,始称“京畿”。

B. 幕府,原指古代将军的府署,幕府的僚属称幕僚。幕僚同编入正规官制的官吏有明显的区知,其主要功..能为咨议谋划、参与决策、掌握机要、典属文书等。

C. 漕运,指中国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师的运输方式。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

D. 路,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宋代实行州、县二级制,同时在地方设置路,路是直辖于中央弃高于府、州、.军、监的一级监察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稙小时候聪明伶俐专心好学,曾两次被乡里宗长推举。太史晁无咎看见他称赞他是国家优秀的人才,并将女儿嫁给了他。

B. 运送粮饷的道路道阻厄断绝,京畿转运使向子谞任用当时正担任迪功郎的李稙督运,李稙率众历经艰难,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C. 母亲去世,李稙回家服丧,期满,参政钱端礼举荐他补任差额担任琼州知州。皇上体恤其年岁已高,让其改任徽州知州二

D. 李稙上书极力陈述防守长江的十条计策,都直指事理,皇上称赞他的意见,用太府卿之职征召他赴阙,李稙因为生病不能启程。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以奉议郎知潭州。稙发廪粟,振贫闲,专以抚摩为急。 (2)时秦桧当国,凡帅府旧僚率皆屏黜,浚亦去国,稙杜门不仕。 【答案】10. C 11. C 12. B

13. (1)不久凭借奉议郎的身份管理潭州,李稙打开仓库发放粮食,赈济贫困的百姓,专门把安抚百姓作为当务之急。(2)当时秦桧主持朝政,凡是帅府旧僚一律都被辞退罢免官职,浚也离开朝廷,李稙关闭门户不在朝廷中做官。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节选)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诔议送书信,白领斜封三道印①。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②否?

注释:①斜封三道印:密封并加了三道泥印。②苏息:困乏后得到休息。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二句送茶军将的叩门声,惊醒了诗人日高丈五时的浓睡。军将是受孟谏议派遣来送信和新茶的,他带来了一包白绢密封并加了三道泥印的新茶。

B. “闻道”二句言采茶人的辛苦,意思是听说每到新年茶农采茶进山里,蛰虫都被惊动春风也开始吹起,为下文的议论抒情作铺垫。

C. 本诗的节选部分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收到友人所送新茶,第二层写采茶人的辛苦,第三层用奇特比喻寄托诗人心志。

D. 诗人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盂简所赠新茶之后写下这首即兴作品。全诗句式长短不拘,错落有致,行文挥洒自如,直抒胸臆,一气呵成。

15.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1)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互相尊重与怀念的感情。包裹用白绢斜封加三道印,足见友人对诗人的尊重,诗人打开书信宛如见了谏议的面,表现对友人的怀念。(2)表现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刻同情。无数茶农冒着生命危险,攀悬在山崖峭壁之上采摘茶叶,诗人期待茶农们的苦日子能有尽头。(3)对朝廷的不满。天下百姓在水深火热中生活何时才能走到终点?诗人为茶农呼喊,对当时朝廷的课税制度的不满。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一文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设喻引出了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意义重大的论断。

(2)《蜀道难》中,用飞鸟猿揉来做陪衬,写它们的无计可施来反衬人行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范仲淹《渔家傲》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该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故木受绳则直 (2). 金就砺则利 (3).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4). 猿猱欲度愁攀援 (5). 浊酒一杯家万里 (6). 燕然未勒归无计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四川省凉山州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带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8zuo874rs77t6k14pg60zn011oo6h01agp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