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线调水工程的起点是 。
(2)从材料一看,中线与东线调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除此之外,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的有利因素还有哪些?
(3)结合材料二,分析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4)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还必须同时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中线调水工程的起点是丹江口水库,与东线相比,其有利因素是水源稳定、水质较好、可自流输水。调水季节差异可用水库进行调节。南水北调线路长,采用露天输水,需注意水质保护;工程量大,需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1)丹江口水库
(2)最大区别:中线基本上是自流输水,而东线穿越黄河前则要逐级提水。有利因素:①水源稳定;②水质较好。
(3)由于北方缺水期正是长江的枯水期,所以可利用三峡、丹江口等水库先行蓄水,然后再调。 (4)①节约用水;②防治水污染;③保护生态环境。 17.阅读下面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合作中逐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
材料二 如今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粤北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正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
(1)20世纪80年代,香港大量 型产业逐渐北移,珠江三角洲成为香港产品的 基地,香港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的优势担当研究开发中心和 中心的角色,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示地区产业发展与转移的趋势。
(3)粤北山区设立的产业转移园区主要有哪些比较区位优势?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园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4)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汽车产业生产布局的特点,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解析:图示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茂名、韶关、梅州等地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态工业。粤北山区具有地价较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优势。促进园区经济发展的措施可以从内部交易成本方面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汽车生产的布局特点可以根据珠江三角洲汽车产业布局模式图分析得出。汽车整车厂与零部件厂在地理空间上集聚,便于及时交货、减少运费,也便于技术协作与技术创新。
答案:(1)劳动密集 加工 销售
(2)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优势明显的周边地区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着重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
(3)优势: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地价较低。
措施:加快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营造良好的政策与创新环境;防止工业污染。(答出两点即可)
(4)布局特点:汽车整车厂及其零部件厂在地理空间上集聚(以集群方式布局)。 形成原因:可以及时交货、减少运费;便于交流协作与技术创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