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 开关控制装置
安装有发动机起动电锁、棚灯控制开关、风扇控制开关、刮雨器控制开关、前后侧灯控制开关、前后头大灯控制开关、警灯控制开关、仪表照明开关等电气控制装置。 5.5 电气系统
主要由电源、控制、保护、检测、照明及通讯等部分组成。 5.5.1 电源部分
本车电源有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两部分组成,控制系统采用直流系统,生活用电采用交流系统。直流供电范围为:发动机起动、仪表工作照明、行车照明、司机室内照明、升降回转作业平台照明及控制系统。并设有熔断器断路指示,以迅速查找并排除故障。
5.5.1.1 控制系统采用直流24V供电,负极接地方式,电源由发动机带的24V 100A硅整流发电机发电,供给整车控制、仪表、照明,同时给两组蓄电池充电。 车上配置四只N200型铅酸免维护蓄电池,该产品为宝鸡凌云无线电厂引进奥地利技术,每只容量为200AH。
5.5.1.2 升降回转作业平台探照灯、空调系统和司机室内生活用电采用交流供电,电源由后工作平台配置发电机组提供,并可实现外接交流电源供电。 5.5.2 控制、保护、检测、照明系统
在前后操作台上的仪表均带有内照明功能,其照度能够满足在夜间或隧道内作业时司机进行操作所需的照明要求。
司机室内照明在驾驶室内顶部设置有六只直流24V 8W双管日光灯。 5.5.3行车照明
在驾驶室外前顶部设置有两盏、作业台后部设置有一盏直流24V真空照明灯(前、后顶大灯),每盏照明灯的功率为200W;在后部设置有一盏功率为55W/35W的照明灯,在驾驶室外前端腰部两侧和后栏杆两侧上各设置有一组直流24V行车照明灯(两侧腰灯),每组照明灯的功率为55W/35W,其照度能够满足在夜间或隧道内行车时所需的照明要求。 5.5.4升降回转作业平台照明:
作业平台栏杆上设6组照明灯具,驾驶室顶部设置2个YFW6211型海洋王旋
转探照灯,其照度能够满足在夜间或隧道内作业时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所需的照明要求。
5.5.5交流电及空调:
接触网架线架线车配置1台日本雅马哈EDL13000TE (10KVA)柴油发电机组,以供车上设备使用;室内配备有常州科泰电子有限公司KLW50AJ-1型机车冷暖空调,保证夏季室内温度适宜;配有2组1000W电暖气,保证在冬季室内温度在18℃~28℃。
5.5.6通讯系统
本车的通讯系统由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两部分组成。 5.5.6.1 有线通讯
在前、后司机台及作业平台操纵箱上均安装有通讯联络装置,此装置选用我国铁路系统名牌大型企业生产的机车重联通讯装置,具有通话效果好、语音清晰、音量可调、质量可靠、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点。 5.5.6.2 无线通讯装置
为方便用户在作业时作业平台上、下联络、作业车与作业车之间的联络,本车还配备有一套手持无线通讯装置(两个手持式对讲机),此装置具有使用方便灵活、通话距离远等优点。 5.5.7机车三大件:
机车三大件采用杭州创联公司生产的GYK型运监装置和北京世纪东方国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 CIR型机车综合无线通讯设备。 5.5.8本车设有风喇叭一套。
5.5.9车体顶部预留有线电台天线座,车两端设有外接电源插座。 5.10车厢两侧设置夜间停车防护灯,确保夜间停车安全。 5.6 走行系统
轴箱采用拉杆式定位,其上设有防脱及限位装置;轴箱内装有既可承受径向负荷又可承受轴向负荷的短圆柱滚动轴承,该轴承是按国际铁路联盟UIC标准制造的新型铁路轴承;车轮选用我国铁路标准车辆用D型整体碾钢轮,车轴材料为车轴钢,车轮和车轴按照我国铁路车辆制造标准冷压结合。经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机车车辆检验站试验结果表明,其脱轨系数η≤1.2,横向稳定性系
数C≤1.0,运行安全性和运行平稳性均达到TB/T2769.9“标准”所规定的良好等级,完全能够满足接触网作业车的速度要求;传动轴设有安全吊架。 5.7 车架部分
车架全部由型钢组焊而成,其焊接工艺严格按照TB1580-85《机车车辆新造焊接技术条件》进行施工;整个车架具有刚性好、强度大、结构合理等特点。
柴油箱安装在车架的下部,加油口盖带锁,加油口内有滤网,在油箱的侧面设置有三个清洗口,在油箱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放油口,可方便用户对油箱的清洗工作。并对采用防寒保温材料进行防护,以确保冬季正常使用。
车架前后各设置2个抓轨器,以保证在风速≥15m/s时,车辆及作业人员的安全。并配备有1台复轨器,型号为SYF-Ⅰ(30t)。 5.8 车体部分
驾驶室是我公司根据人体工程学及设备造型艺术精心设计而成,骨架是采用优质型材拼焊而成,强度高、承载力大。司机室骨架采用矩形钢管焊接结构,司机室外蒙皮采用2 mm厚钢板,两次张拉成型;司机室内饰板采用防火材料,车顶、各侧面采用发泡阻燃材料添充满,地板采用多层复合结构,并喷涂有吸音阻尼胶,表面为阻燃耐油地板革,发动机外置布置,整个司机室具有较好的防寒、降噪性能,车内噪音低。由于车体外蒙皮采用了整张外蒙皮二次张拉工艺,无焊点和铆接孔,使得车体外表面平整光滑,抗锈蚀能力强;车体外部油漆采用高档漆,面漆光滑、坚硬、经久耐用。
内饰板采用防火材料,车体内外层间填有隔热保温材料,因此具有比较好的防寒隔热性能。
前、后车窗采用电加热风挡玻璃,侧窗采用铝合金双层玻璃拉窗并带有纱窗,配备窗帘。司机座椅为前后、高低可调节的真皮座椅,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司机,使司机乘坐和操作更加舒适。
车内配备工具箱、灭火器、电风扇等设备,满足司乘人员工作的需要。 5.9 走行部分:
整个系统都经过优化设计,从而保证系统以最佳方式、高效率地进行动力传递。该系统传动效率高、经久耐用、运行可靠、维护保养方便。
本车传动系统由联轴器、液力传动箱、车轴齿轮箱、传动轴等组成,动力
通过上述部件传递给车轮。 5.10牵引性能:
整车重量配置合理,整备重量达26吨,粘着力大,从而提高了作业车的牵引力。
5.11 升降回转作业平台
由回转支承、回转机构、制动器、升降柱、升降梯、作业平台等组成。该作业机构采用全液压驱动,立柱为箱型焊接结构,立柱侧面设有上下平台的梯子。升降回转作业平台尺寸(长×宽)4000mm×1600mm;回转半径为3000mm;地板为花纹钢板;栏杆为折叠式,高度1100mm,栏杆下部设有200mm高围板,可防止物件坠落;采用双作用油缸,升降回转作业台可实现左侧120度、右侧120度或左右侧各120度的回转;起升最大高度为6800mm;回转中心载重1000kg,前端载重300kg;可同时供六、七位施工人员同时在平台上作业。
升降柱为三节套合式同步结构,由双作用油缸来推动升降,作为该车的主要部件,升降柱严格按ISO 9001质量体系程序规定制作,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标准化生产,因此具有安全可靠、升降平稳的特点。我公司生产的作业平台均为此结构,已经过五百多台、二十多年的实践运用的检验,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未发生过质量问题。
回转机构主要由液压马达、减速机、制动器、手动回转机构等组成,由液压马达带动作业台回转;当主液压系统出现故障时,可通过手动机构来实现作业台回转,回转120度所用时间不超过5分钟,该机构为我公司独创。 5.12 导线支撑装置
该设置在作业平台前端栏杆上,它的主要作用是当本车进行架线、放线时,用来支承导线和承力索,它由架线支承滚筒、滚筒轴、支柱等组成;架线支承滚筒由滚动轴承支承,转动灵活,不伤接触导线。外型尺寸为1220mm×φ140mm。 5.13 导线引导装置
该装置由吊架、活动支架、固定支架、丝杠、拔线柱、手把等组成,摇动手把通过丝杠传动,可使活动支架及吊架拔出值±600mm;拨线力≥3kN ;最大紧线拉力≥15kN。该装置安装在作业台后端,用于放线时引导承力索及导线以及在调整导线时给导线拔出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