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美术基础知识大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20:07: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在这里我们研究的是线性透视,线性透视的方法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产物,即合乎科学规则地再现物体的实际空间位置。最初研究透视时曾以透明玻璃板放在眼睛正前方作为画面,通过这个透明画面去看景物,依样在平面玻璃板上把立体形状描绘下来,所得的形状就是透视形。这种系统总结研究物体形状变化和规律的方法,是线性透视的基础。

线性透视分平行透视(又称一点透视),成角透视(又称两点透视)及三点透视三类。

在这里我们以立方体为例,分别介绍平行透视(又称一点透视)成角透视(又称两点透视)及三点透视画法和规律。

平行透视就是说立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前方的面(正面)的四边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时,上部朝纵深的平行直线与眼睛的高度一致,消失成为一点,而正面则为正方形。

成角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在这种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

三点透视就是立方体相对于画面,其面及棱线都不平行时,面的边线可以延伸为三个消失点,用俯视或仰视等去看立方体就会形成三点透视。

3、画素描所使用的工具及性能

(1)铅笔:美术铅笔的铅芯有不同等级的软硬区别.硬的以\

.

.

为代表,如:1H、2H、3H、4H等,前边数字越大,硬度越强,即色度越淡;软的以\为代表,如:1B、2B、3B、4B、5B、6B等,数字越大软度越强,色度越黑;对于初学绘画的可从HB到4B中选择三种类型就可以了。

(2)炭笔:炭笔的用法和铅笔相似,炭笔的色泽深黑,有较强的表现能力,但画重了很难擦掉。

(3)木炭条:木炭条是用树枝烧制而成,色泽较黑,质地松散,附着力较差,画完成后需喷固定液,否则极易掉色破坏效果。 (4)炭精棒:炭精棒常见的有黑色和赭石色两种,质地较木炭条硬,附着力较强。

(5)橡皮:画画用的橡皮一般常用的有绘图橡皮和橡皮泥,橡皮泥较适合调整画面,而绘图橡皮折擦得很干净。

(6)画板和画夹:画板和画夹都有不同的型号,大小可随自己的画幅而定,初学者选用590X440mm左右的为宜.画板比较坚固耐用,画夹则方便携带,是外出写生的好帮手。

(7)画纸:画纸要选用纸面不太光滑且质地坚实的素描纸最佳,素描纸的附铅性强,且质地坚实,可反复擦改不易损坏纸面。 4、握笔的方法与画板的摆放

绘画的握笔方法是和平时写字有区别的。通常的握笔方法是拇指和食指中指捏住铅笔,小指作支点支撑在画板上(或悬空)。靠手腕的移动来画出线条,只在细部刻画时才会采用象平时写字的握笔姿势,但依然是靠小指的支点来移动手腕完成。

.

.

画板的摆放应和视线垂直,画者和画板之间,应保持到可伸直臂膊的距离。这样能使在画的过程中,始终能照顾到全局,也避免由于视角的原因造成的透视错误。当画板位置确定后,在画的过程中就不要再移动,以避免因角度的变化影响画儿的透视改变。

【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十七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时,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我“五四”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也具有相当于整个艺术的涵义。例如鲁迅在一九一三年解释“美术”一词时写道:“美术为词……译自英之爱忒。爱忒云者,原出希腊,其谊为艺。随后不久,我国另以“艺术”,一词翻译“爱忒”,“美术”一词便成为专指绘画等视觉艺术的名称了。

【型表现手段】造型艺术中创造艺术形象的手法和手段。如绘画借助于色彩、明暗、线条、解剖和透视;雕塑借助于体积和结构等。这些手法和手段,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这些造型艺术各自独具的特殊的艺术语言,并决定了这些艺术各不相同的表现法则,关系到塑艺术形象的成败,以及艺术作品的感染力。艺术家对造型表现手段的规律性的不断探索,精益求精,是使艺术创作能够表现新的生活内容和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审美爱好的必要条件。

【黄金分割】亦称黄金律、黄金比例。在一条线段上,按照最佳长短比例,将此线段分割为长段与短段,或按此最佳长短线段的比例构成一个矩形的最佳的长边与短边的比例,即构成黄金分割。

.

.

【二度空间】绘画术语。指由长度(左右)和高度(上下)两个因素组成的平面空间。在绘画中为了真实的再现物象,往往借助透视、明暗等造型手段,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造成纵深的感觉和物象的立体效果,即以二度空间造成自然对象那种三度空间的幻觉。有些绘画,如装饰性绘画、图案画等,不要求表现强烈的纵深效果,而是有意在二度空间中追求扁平的意味,来获得艺术表现力。

【三度空间】绘画术语。指由长度(左右)、高度(上下)、深度(纵深)三个因素构成的立体空间。绘画中,为真实地再现物象,必须在平面上表现出三度空间的立体和纵深效果。

【质感】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在作品中表现出各种物体所具有的特质,如丝绸、肌肤、水、石等物的轻重、软硬、糙滑等各各不同的质的特征,给予人们以真实感和美感。

【量感】借助明暗、色彩、线条等造型因素,表达出物体的轻重、厚薄、大小、多少等感觉。如山石的凝重,风烟的轻逸等。绘画中表现实在的物体都要求传达出对象所特有的分量和实在感。运用量的对比关系,可产生多样统一的效果。

【空间感】在绘画中,依照几何透视和空气透视的原理,描绘出物体之间的远近、层次、穿插等关系,使之在平面的绘画上传达出有深度的立体的空间感觉。

【体积感】绘画术语。指在绘画平面上所表现的可视物体能够给人以一种占有三度空间的立体感觉。在绘画上,任何可视物体都是由物体本身的结构所决定和由不同方向、角度的块面所组成的。因此,在绘

.

.

画上把握被画物的结构特征和分析其体面关系,是达到体积感的必要步骤。

【透视】绘画法理论术语。“透视”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透视有三种】1 色彩透视 2 消逝透视 3 线透视.

这是达芬奇总结的其中最常用到的是线透视.透视学在绘画中占很大的比重,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画者和被画物体之间假想一面玻璃,固定住眼睛的位置(用一只眼睛看),连接物体的关键点与眼睛形成视线,再相交与假想的玻璃.在玻璃上呈现的各个点的位置就是你要画的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点的位置.这是西方古典绘画透视学的应用方法.如<最后的晚餐> 中国画在的透视学应用:

(1) 【多视点】中国画善于表现丰富的情节,西方绘画注重单视点(类似于摄影).中国画讲求的丰富情节用单视点是不能完成的.因此,中国画用(类似于把摄象的多镜头分割再重新组合)多视点来表现.如<清明上河图>

(2) 【高视高】采用微俯的视角表现,\远山即高\高山往往是画在远处的,其间再用云雾缭绕加以衔接.表现一种人比山高的心情.中国画是不采用近距离仰视来表现高山的.

.

搜索更多关于: 美术基础知识大全 的文档
美术基础知识大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93wy279mt97tl37kuug5o77k30e8m00qs4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