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一、冷锋、暖锋与天气变化 类型 运动 冷锋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 受暖气团控制,气压低,气温高、湿度大,天气温暖晴朗 阴天、强风、降温、雨雪 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湿度下降,天气转晴 锋后 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寒潮、沙尘暴 气压状况 气压梯度力方向 气流流向 北半球 南半球 低压系统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从四周指向中心 逆时针辐合中心上升 顺时针辐合中心上升 阴雨 暖锋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受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湿度小,天气低温晴朗 连续性降水或雾 受暖气团控制,气压下降,气温、湿度升高,天气转晴 锋前 华北春雨连绵 ————— 长江中下游的梅雨 高压系统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从中心指向四周 顺时针辐散中心下沉 逆时针辐散中心下沉 晴朗干燥 连续性降水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降水位置 天气实例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
天气状况 我国的典型天气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三、掌握锋面气旋的结构、冷暖锋判断方法、降水位置 (1)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锋面气旋。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上升更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2)锋面的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与槽线重合。
(3)锋面类型的判断:①以槽线为界,高纬来的是冷气团,低纬来的是暖气团。②标出气旋水平方向气流的流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依据冷暖气团的移动判断冷暖锋面:如果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形成冷锋;如果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形成暖锋。③标出雨区: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在锋前。
四、应用“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如下图 北半球气旋 北半球反气右手半握,拇指向上代表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水平方向的气流呈逆时针辐合 右手半握,拇指向下代表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水平方向的气流呈顺9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旋 南半球气旋 南半球反气旋 时针辐散 左手半开,拇指向上代表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水平方向的气流呈顺时针辐合 左手半开,拇指向下代表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水平方向的气流呈逆时针辐散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全 球 变 暖 原因 危害 措施 ①使用清洁能源 ②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 ③植树种草,防止森林火灾。 自然原因:近①全球变暖使冰川融化、海水受热膨胀,引百年来全球气起海平面上升,海岸线被改变,海拔较低的候呈变暖趋势 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人为原因:燃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低纬度的大部分国烧矿物燃料; 家,农作物产量将减少;高纬度国家农作物产量可能增加。 毁林 ③对水循环的影响——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引起地表径流发生改变。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水体分类 地球上的水体 陆地水分类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 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生物水、冰川水(地球上淡水主体是冰川) 补给 特点 我国分 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我国为例) 径流变化与降水量变化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二、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 补给 类型 雨水 补给 补给 季节 我国以①水量变化普遍,尤 夏秋两大②时间集以东部季 季为主 中③不连续 风区最典 型 10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季节性 积雪融 水补给 冰川融 水补给 湖泊水 补给 地下水 补给 春季 夏季 全年 ①季节性 ②水量稳定 东北地区 ③连续性 ①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②水量较稳定 ①较稳定 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①稳定 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东北地区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春汛和降水补给形成的夏汛。冬季气温低河流封冻 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1、2月份径流西北地区、出现断流的原因:气温低于0℃, 冰川无融水。 青藏高原 普遍 ①河流水与湖泊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 丰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 ②河流水、湖泊水与地下水间的相互补给关系:当河流、湖泊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河流水、湖泊水补给地下水。反之,地下水补给河流水、湖泊水。 特例:黄河下游为“地上悬河”,河水补给地下水。 作用 最重要的水循环,使陆 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 资源得以再生 补充陆地水数量很少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
人类干预和控制的环节 地表径流(人类影响最 大的环节,影响方式是 植树造林和修建水利工 程);蒸发、降水、下渗 全年 普遍 三、水循环类型 水循环类型 发生区域 主要环节 海陆间循海陆之间 蒸发、水汽输送、降环 水、下渗、形成地表(大循环) 径流和地下径流(其中内陆循环包含植物的蒸腾作用)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陆地内部 海洋内部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⑴洋流形成因素:盛行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洋流前进时还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⑵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中低纬度以副热带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顺南逆 大陆东岸(即大洋西岸)为暖流; 大陆西岸(即大洋东岸)为寒流 11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高纬度以副极地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北逆南无 大陆东岸(即大洋西岸)为寒流; 大陆西岸(即大洋东岸)为暖流 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海水向西流,形成逆时针流动的洋流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水向东流,形成顺时针流动的洋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⑴对气候的影响 类型 概念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增温增湿 举例 北大西洋暖流使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55°~70°N大陆西岸,呈现森林景观,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如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 受秘鲁寒流影响,南美西海岸形成了狭长的热带荒漠 暖流 由低纬流向高纬,水温比流经海域高 寒流 由高纬流向低纬,水温比流经海域低 渔场名称 降温减湿 ⑵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 成因 形成条件 ①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至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②两种洋流汇合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鱼群集中 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北海道渔场 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纽芬兰渔场 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北海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 秘鲁渔场 盛行上升流 ⑶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
⑷对污染的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三、洋流流向和性质的判读方法
步骤:⑴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南北半球 —— 若某海区水温北低南高,说明是北半球的海区;反之是南半球。
⑵判断寒暖流 依据:①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寒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即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相同)②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是暖流,有高纬流向低纬的是寒流。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水资源的分布
⑴各大洲的分布: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大洋洲最少 ⑵各国的分布: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我国居第六位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