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求出直线y=5x﹣1和 y=2x+5的交点坐标,
把x=0分别代入解析式得:y1=﹣1,y2=5, ∴直线y=5x﹣1与Y轴的交点是(0,﹣1),和y=2x+5与Y轴的交点是(0,5), ∴直线y=5x﹣1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C、D错误; ∵直线y=2x+5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一次还是的性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行说理是解此题的关键.
10、(2011?淄博)已知a是方程x+x﹣1=0的一个根,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值为( )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1 D、1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专题:计算题。
222
分析:先化简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由a是方程x+x﹣1=0的一个根,得a+a﹣1=0,则a+a=1,再整体代入即可.
解答:解:原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
∵a是方程x+x﹣1=0的一个根, 2∴a+a﹣1=0,
2
即a+a=1, ∴原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11、(2011?淄博)如图,矩形ABCD中,AB=4,以点B为圆心,BA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E,以点O为圆心的⊙O与弧AE,边AD,DC都相切.把扇形BAE作一个圆锥的侧面,该圆锥的底面圆恰好是⊙O,则AD的长为( )
2
A、4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5 考点:圆锥的计算;相切两圆的性质。
分析:首先求得弧AE的长,然后利用弧AE的长正好等于圆的底面周长,求得⊙O的半径,则BE的长加上半径即为AD的长. 解答:解:∵AB=4,∠B=90°,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π, ∵圆锥的底面圆恰好是⊙O, ∴⊙O的周长为2π, ∴⊙O的半径为1, ∴AD=BC=BE+EC=4+1=5, 故选B.
5
点评: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及相切两圆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弧长的计算公式. 12、(2011?淄博)根据右图中已填出的“√”和“×”的排列规律,把②、③、④还原为“√”或“×”且符合右图的排列规律,下面“
”中还原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根据已知可以得出规律:上面若是一对一错,下面就是是错号,上面两个若都是对号,下面也是对号,上面两个都是错号,下面也是对号,利用图形分别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根据已知可以得出规律:
上面若是一对一错,下面就是错号,上面两个若都是对号,下面也是对号,上面两个都是错号,下面也是对号,
依此规律可从下往上推出,∵④与右侧的对号下面是对号, ∴④这个位置是对号, ∵②的上面为一对一错,∴②代表的是错号, ∵①与右侧错号的下面是错号, ∴①是对号, ∵①与它的左侧是一错一对, ∴③是错号,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变化规律,根据已知发现规律类似正负数积的符号确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满分20分.只要求填写最后结果,每小题填对得4分. 13、写出一个大于3且小于4的无理数 π(答案不唯一) . 考点:无理数。 专题:开放型。
分析: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进行解答,由于π≈3.14…,故π符合题意. 解答:解:∵π≈3.14…, ∴3<π<4,
故答案为:π(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无理数的定义,此题属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只要写出的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6
14、(2011?淄博)方程x﹣2=0的根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
分析:这个式子先移项,变成x=2,从而把问题转化为求2的平方根,直接得出答案即可.
2
解答:解:移项得x=2, ∴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故答案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这类问题要移项,把所含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移项等号的右边,化成x=a(a≥0)的形式,利用数的开方直接求解. 15、(2011?淄博)某校九年级二班的学生在植树节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城市”的活动,本次活动结束后,该班植树情况的部分统计图如下所示,那么该班的总人数是 人.
2
2
2
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专题:应用题。
分析:从条形统计图得到植树4株的人数为5人,从扇形统计图得植树4株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2.5%,则该班的总人数=5÷12.5%. 解答:解:∵植树4株的人数为5人,占总人数的12.5%, ∴该班的总人数=5÷12.5%=40(人). 故答案为40.
点评: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反映了各小组的总数;也考查了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反映各小组所占总体的百分比. 16、(2011?淄博)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3,点M,N分别在CD,HE上,CM=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M,HN=2NE,HC与NM的延长线交于点P,则tan∠NPH的值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根据已知首先求出MC=1,HN=2,再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进而得出PH=6,即可得出tan∠NPH的值. 解答:解:∵正方体的棱长为3,点M,N分别在CD,HE上,CM=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M,HN=2NE, ∴MC=1,HN=2, ∵DC∥EH,
7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HC=3, ∴PC=3, ∴PH=6, ∴tan∠NP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故答案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PH的长再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7、(2011?淄博)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E是BC边的中点,过点B作BG⊥AE,垂足为G,延长BG交AC于点F,则CF=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延长BF交CD于H.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根据ASA可以证明△ABE≌△BCH,则CH=BE=1,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
解答:解:延长BF交CD于H.
在正方形ABCD中,正方形的边长是2,根据勾股定理,得AC=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B=BC,∠ABE=∠BCH=90°,∠BAE=∠CBH, ∴△ABE≌△BCH, ∴CH=BE=1. ∵AB∥CD, ∴△ABF∽△CHF,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 ∴CF=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故答案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