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柳树醒了
【学情分析】
1. 这是描写春天的一首小诗。柳树发芽,是春天的一个特征。谚语“五九六九河边看柳” 2.本诗用拟人的手法,写得很形象、风趣。诗的内容简单,不要一节一节地分析。可重点抓住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感情和韵味。
3. 随着时间的推移,柳树、身边的事物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4.课后思考“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就是引领学生走进自然,去观察。
5通过背诵,帮助学生积累表达方式。有能力的班级引导学生学习这诗一般的语言。 6.随文识记8个生字。 7.书写六个生字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随文认识 8 个生字,认识雨字头和车子旁。会写 6 个字,初步掌握左窄右宽汉字书写特点。正确读“打雷”等词语,尝试积累下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了解“柳枝”“柳絮” “柳梢”、“醒”“软”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到大自然中不断发现春天、寻找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识字写字;正确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写好“说”“话”两个言字旁的字。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四字词语识字卡片点名认读,复习巩固旧知识,最后一个卡片落在“柳绿花红”上,全班齐读,引出本课课题“柳树醒了”。 (二)朗读指导与随文识字 第一小节:
(1)读词语“春雷”。识记“雷”。知道春雷是什么。春雷代表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所以说——小柳树醒了。识记“醒” (2)读好“小柳树呀,醒了”的惊喜。 第二小节:
(1)读词语“春雨”。春雨也是春天的代表。春雨淋在柳树上,就像在给小柳树洗澡呢。识记“澡”(通过学过的“操”识记)
用手摸一摸枝条,你有什么发现?(看图或画图知道哪是枝条)识记“枝”
小柳枝哟,软了。结合生活实际,冬天你触摸的树枝是什么样的?硬硬的,脆脆的。现在呢?识记“软”。
(2)读好“小柳枝哟,软了”的惊喜。 第三小节:
(1)读词语“春风”。结合生活识记想一想,春风和冬天的风吹在脸上有什么不一样?所以古诗说“吹面不觉杨柳风”。春雷是听到的,春雨是看到的,春风是我们感觉到的,也代表春天来了。春风吹拂着柳树,就像在给小柳树梳头呢!识记“梳”字。 梳着,梳着,——小柳梢,绿了。指一指哪是柳梢?识记“梢” (2)读好“小柳树啊,绿了”的惊喜。 第四小节:
(1)读词语“春燕”。知道燕子飞回来了也代表春天来了。回忆上节课的词语“莺歌燕舞”。小柳树怎么样了? 小柳絮呀,飞了。你见过柳絮飞扬的场景吗?引导学生转变现实生活中对柳絮的看法,柳絮是春天的象征。
(2)读好“小柳絮呀,飞了”的惊喜。 第五小节:
(1)读词语“玩耍”。识记“耍”。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想一想,你怎样和小柳树玩耍?在柳树下唱歌跳舞,多么快乐啊!小朋友们也和小柳树一样长高了,长大了。 (2)读好“小朋友们,长高了……”的喜悦。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且背诵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齐读、小组读、男生女生分开读、点名读。及时进行朗读评价。 2.背诵课文。通过ppt上的关键词提示背诵。 (四)词语积累,巩固识字。 1.分类巩固识字:“枝”“梳”“梢”同为“木字旁”;重点学习“雷”的“雨字旁”;“软”的“车字旁”;区别“澡”和“操”;“耍”和“要”。
2.一字开花游戏。例如,春、柳(引导学生增加词在前面增加和在后面增加) (五)阅读拓展
1.补充描写柳树的小诗 贺知章《咏柳》“二月春风似剪刀” 高鼎《村居》“拂堤杨柳醉春烟” 2.让学生回家搜集关于柳树的古诗。
(六)语文实践活动,找一找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能编一节这样的小诗吗? (七)书写指导 1.字形记忆
认识“言字旁”,笔顺名称“横折提” 2.指导书写
观察“说、话、朋”共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关注穿插笔画。 友,半包围。撇的变化及重心。 春、高,上下两部分不同。
六、作业布置:
1.搜集关于描写柳树的古诗
2.模仿《柳树醒了》的格式,编一节小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