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鸽》一课向我们叙述了毕加索献给世界和平年大会的一幅鸽子图的来历。本课为阅读课文,事件记叙清晰感人。为使得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课文,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合理运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学习理解课文提供有利的帮助。本课所记叙的内容较为浅显,但其中所涉及的一些背景知识,却不易被学生所理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匪徒等,学生对这些名词缺少必要的了解,而这无疑会成为课文理解的障碍,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障碍呢?在教学前,我收集相关的网络资源,并进行整理,使其成为生动的事例与画面,能轻易地为学生所理解与感悟。同时毕加索生平及其作品的展示,还有卢浮宫等,也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提供了帮助。
2、鼓励学生质疑、解疑,在交流中不断提高。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如毕加索为什么要画一只展翅翱翔的鸽子??很多学生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中,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了,语文的学习水平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3、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明确的可操作的学习目标。作为一篇阅读课文,本课教学目标明确、单一。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将本堂课应掌握的目标交给学生,让学生对学习的总体要求有明确地了解。如在初读课文后,,我就明确告诉学生:小组来解决提出的一些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小组氛围中一步步地轻松地进行学习,做到思路清晰,有条不紊,扎实地掌握所学内容。而教师此时的作用则在于督促辅导。
4、激发学生的联想,使同学的情感得以升华。丰富的想像是创作的源泉,只有在平时的课中时常渗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学生才会有主见,才会有灵感。我设计了两个联想题,学生的想像力插上了翅膀。如我似乎看到了小柳辛的生命力等。
当然在上课时,我们学生有些拘谨,这一问题我已训练了将近一年了,有些所谓的好学生不积极的参与。让我有些失望的是:原本设计的课堂最后用鸽子捎上祝福和心愿,我想应该是个课堂亮点,可学生们却不踊跃。课后,我问学生,学生们回答说,有些害怕,有些内容差不多的。其实内容差不多也可以上来讲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