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事业单位应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8:36: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事业单位应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

摘要:预算绩效评价作为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意义重大。本文通过阐述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在事业单位应用中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索建设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方法。

关键词:事业单位 预算支出 绩效评价 现状分析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是政府实施以公共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进行预算绩效管理和评价有着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届三种全会决定提出,财政要“改革预算编制制度,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2012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也新增了实施绩效评价的相关要求。在这一背景下,预算绩效评价在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逐渐得到应用和发展,对强化预算管理和优化资金配置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推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事业单位应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绩效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陆续在各国得到应用和发

展,在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上起到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的作用。我国从2003年起在中央财政及部分省份陆续进行绩效评价的试点工作,财政资金的分配和管理逐步由“重分配”到“重绩效”的方向转型,逐步向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四位一体”的财政管理方向发展。其对合理配置资源,减低财政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正处在探索阶段,无论是制度管理、指标体系设计,还是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等方面都还不成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预算单位对预算绩效评价重视程度不高 首先是预算单位领导对预算绩效评价了解不够深入,没有真正认识到其必要性,使得预算绩效评价停留在制度层面,没有落实到预算编制和使用过程中。各预算处室关注的焦点往往是预算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而往往忽略不产生效益的预算绩效评价。

(二)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不够科学 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的本质是按照成本来分析某个事件的效益,从而反应预算单位在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业绩。作为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首先要做的就是准确核算该事件的成本,其次是评估其效益。而现行的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很难准确的计算出一个事件的完全成本。

加之事业单位涉及国计民生个各个方面,不是每个事件都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社会效益的评定随意性也大,所以想要量化效益更是难上加难。由此,各预算单位在设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行设定评价指标,衡量经济和社会效益,开展评价工作,导致评价结果可比性不强,缺乏公信力。

(三)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性不强

综观全球的绩效预算改革进程,美国最具代表性。1997年,学者Jordan与Hackbar在调查中发现,美国有5个州按绩效指标编制财政预算,而到了1999年,共有34个州普及了绩效预算。在评价绩效预算的效果时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绩效预算从配置或分配一个百分点的拨款资金收到的绩效测量的影响来看的话,影响是很小的。也就是说,美国大多数州都没有把绩效做为决定行政决定的主要因素,而仅仅是一个参考。在我国,由于预算绩效评价还处在起步阶段,绩效评价结果还未与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结合起来,导致预算绩效评价停留在制度层面,应用性不强。

二、对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问题的完善建议 (一)强化预算单位对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认识 由于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刚刚推行不久,各级预算单位和处室领导对绩效评价的概念仍很陌生,因此财务等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得到单位和处室领导的重视和支

持,配合做好本单位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二)转变预算管理模式,将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常态化 针对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停留在制度化层面的问题,各级事业单位应积极转变预算管理模式,将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贯穿于项目立项、执行和验收的全过程。由于当前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发展缓慢,要保证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需把此项工作规范化和常态化。让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不断规范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完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评价结果的公信力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重点是设定符合本单位特点的指标,难点是如何对这些指标定量或定性。因此,各预算单位在设置指标体系时,应先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明确一个总原则,然后根据评价对象和内容,合理设置指标。在设置指标过程中,要遵循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和经济性四大原则,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共同构成财政支出对象的管理指标体系。定性指标是指无法通过数量计算分析以评价管理内容,而采取对管理对象进行主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管理结果的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共同构成财政支出对象的管理指标体系。不论是衡量定量指标还是定性指标,都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随意

事业单位应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9i9k2mplj3pit886asl2xn8u9whcj0049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