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建构游戏中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分析与思考2月24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2:59: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大班幼儿在建构时,会有意识地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颜色的材料进行建构,随着其建构经验的丰富与建构技能的提升,教师可向其提供同时提供单色与彩色的建构材料,进而增加其建构的兴趣与复杂程度。同时,笔者认为并非材料的颜色越丰富越好,还是应该以单色材料为主,适当投放彩色材料,否则过多的色彩对中大班幼儿在建构时会产生干扰。

(二) 依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灵活调整材料种类与难易程度。

从认知发展的观点看, 教师在提供小班幼儿建构材料时,材料种类与规格可相对少一些,可供操作使用的难度也需更低一些,这一方面可避免因提供的材料过多扰乱和分散幼儿建构时的注意力,同时易操作的材料,也容易建立幼儿的自信心。邱学青(2005)的观察研究发现,当给儿童提供不同的游戏材料时,儿童会以自己的经验和能力玩出不同的游戏情节。而对于中大班的幼儿,可以根据建构主题的不同,教师提供平相对丰富的建构材料,因此对于有一定建构技能与经验的中大班幼儿,教师可根据建构主题的不同,提供相对丰富的建构材料,以促进幼儿自主选择、从容操作、持续自发地进行游戏活动。 (三) 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弹性调整材料数量

对于建构材料数量的提供,笔者认为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当建构材料数量过于充足,则会大大减少幼儿之间的社会性交往,将会出现更多的单独游戏或平行游戏,虽然某种程度上幼儿之间的消极行为会减少,但不利于中大班的幼儿进行合作游戏;反之,教师提供建构材料数量过少,一方面幼儿无法进行较复杂的建构,另一方面,幼儿之间因材料抢夺而引起的消极互动会大大增加。因此,建构材料数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不利于幼儿进行游戏,笔者认为,教师应根据当天建构现场幼儿的人数,适当减少或者增加建构材料的数量,常规性的基础材料要充足,形状与规格或者质地特殊一些的材料数量少一些,由此隐性地促使幼儿在建构过程中由于特殊材料的需要而进行互动与合作。 (四) 材料文化多元,结构层次多样

教师应有意识地根据建构主题及时更新建构材料,建构材料要呈现多元文化特性,材料的来源与选取尽可能多元。此外,除了大型的积木材料外,还应有意识地组织幼儿及家长一同参与材料的制作,充分利用与改造生活废旧材料,使建构材料无论是从文化特性还是在结构层次上呈现多样性。对于同一种材料,教师也可同时高结构与低结构进行投放,这既满足幼儿不同的需求,也增加了其进行建构的积极性,有利于幼儿在进行建构时充分发挥创意进行材料组合,搭配,进而丰富建构经验与技能。

(五)适当添加结构层次多样的辅助性材料

7

7

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04页。

刘炎8认为:可以通过添加玩具或游戏材料来增加活动的数量与种类,提高活动的复杂程度。在建构游戏中,教师添加适当、合理的辅助材料有助于幼儿进行积木搭建以及后续的象征游戏,也会促进幼儿为自己搭建的建筑进行命名或者计划、设计。一般的辅助材料包括:社会角色材料,如代表职业的或者家庭成员的玩偶;动物玩偶;交通玩具;交通标识;有关建筑、道路、风景的图片;纸张和蜡笔,供幼儿自行设计自己的建筑,或者通过在纸张上做画来为建筑制作标志。学者刘炎(1986)9的实验研究表明,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游戏材料不仅对儿童的游戏本身有不同影响,而且对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儿童在使用低结构游戏材料游戏时,需要经历一个独特的建构象征的心理活动过程,所以具有较高的智力发展价值。但低结构游戏材料需要儿童用自身的经验来组织和驾驭它们,因而具有一定的年龄适用范围,比较适合4岁以上的儿童使用。由此笔者认为,为了保持幼儿对积木游戏的兴趣,教师应当根据幼儿搭建任务和兴趣循环更换多结构层次的辅助材料。高结构辅助材料可以是具有模拟形象的人物、动物、交通工具、果蔬等玩偶;低结构辅助材料多为废弃的盒子、瓶子、纸板、笔、贝壳等。但研究发现添加高结构辅助材料之后,大班幼儿热衷于进行象征性游戏,而进行建构性游戏的频次显著下降。对于小、中班幼儿而言,无论添加体积辅助材料,对他们的建构性游戏都没有显著影响.由此可见不顾辅助材料的数量和结构随意添加,都会让幼儿热衷于象征游戏,而忽视了积木的搭建。因而在实际教学情境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合理添加辅助材料,最大程度激发幼儿搭建的兴趣。 (六)材料的维护与储存

从观察来看,两个大班的建构材料均能够分类归置,材料均完好无损,但笔者通过与教师沟通发现,户外的建构材料在投放使用后,园区对材料的清洗与消毒采取每学期初进行一次处理。这样的清洁频次是远远不够的。户外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更需要定期对材料进行清洁与维护,以确保孩子在操作时的卫生与安全。此外,笔者建议,辅助性材料与建构材料应分开存放,这样便于幼儿养成分类归置的意识,也方便其在建构时进行取材。

89

刘炎:《儿童游戏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606页。

刘炎:《象征性游戏和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六期,第59一64页。

建构游戏中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分析与思考2月24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9lak494l25kaxd91bwp423gj8gje700l0o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