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政治文明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 政治文明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
一个主题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两种体制: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三个原则:制度化,法律化, 四个体制
第八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一条主线: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
两个趋势:由专制到民主(国王权利减小),由人治到法治 权利转移:立法权军权财权 1689 国王到议会 行政权1721 沃波尔 责任内阁确立
民主权 1832议会改革步步深入 贵族到新兴工业资产阶级20bc初 普选权
连续性:
中世纪后期国王不多加强中央集权
13bc{}1215初大贵族联合逼迫其签署限定王权的大宪章。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约翰死后 亨利三世撕毁条约 1264贵族控制朝政
1265 孟福尔召开议会 这是开端 17bc王权议会冲突
1640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 死后君主复辟 又冲突 1688光荣革命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9 权利法案签订(各种产物妥协)
背景 经济资本主义发展,政治 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历史限制王权传统
影响:政治 1限制王权,确定议会主权。2标志着君主立宪确立3使英国由人治走向法治4用法律形式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保留 经济 5推动经济发展 社会6英国走向稳定发展
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1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背景: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制的国家元首。内阁逐渐承担行政职责其权力、地位随之提高
开始:1721罗伯特·沃波尔成为第一位内阁首相
1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集体事务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2是君主立宪特点:○
制的核心,对议会负责。 2政党政治
19bc中期随着两党制的发展和 选举权的不断扩大。选举议会成为两大政党的竞争。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影响:有利于民主监督,民主权利的实施。 3议会改革(民主权利的不断下移)
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想要权利。 开始:1832议会改革。(取得更多权利) 深入:20bc普选权
意义:确保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性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君主立宪制决策模式: 君主立宪制发展的特点:①连续性:eg无一不是历史产物(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内阁到责任内阁)
内阁←←←←←← 国王 ②渐进性:eg无波澜革命,和平渐进
↑↓ ↓ ③创新性: eg 解决矛盾: 制度创新君主立宪,责任内阁,议会改革。
↑↓ 形式任命 ↓ 影响:促进了民主政体的稳定,资产阶级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
↑↓ ↓ ↑↓ ↓
下院→→→→→→组成议会→→→→上院(贵族) ↑ ??(权力中心) ↑ 选民选举
第九课 北美大陆的新政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