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5分)
1.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
2.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 B.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况 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D.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 3.如图为每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 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 B.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呼吸速率下降 C.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 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
4.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 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 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 A.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 D.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
5.如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1
)
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6.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 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下图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 )
A.a、b和d
B.a、c和e
C.c、d和e D.b、c和e
7.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 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见图。据图判断,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反应生成的[H]多 B.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 ATP多
C.若d1、d2、d3浓度下蓝藻种群的K值分别为K1、K2、K3,则K1>K2>K3 D.密闭光照培养蓝藻,测定种群密度及代谢产物即可判断其是否为兼性厌氧生物
8.图1是“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部分操作图,图2是“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结果,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盖玻片下最好是成熟的植物组织细胞 B.实验中用吸水纸引流常需要重复几次 C.图2中b代表的是叶绿素b
D.出现图2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研磨时没加碳酸钙
9.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以H2O作为供氢体,而光合细菌则以H2S作为供氢体进行光合作用。以下有关光合细菌的说法合理的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拟核中分布着多条线性DNA B.以H2S作为供氢体进行光合作用,无法产生氧气 C.利用H2S作为原料,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不可能是糖类 D.生存需要光照条件,体内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0.植物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其张开度有多种调节机制,其中的一个调节机制如图: 根据以上内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CO2浓度过高时,可能会抑制光合作用 B.ABA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植物免受SO2的破坏 C.当SO2浓度过高时,植物体内C3的含量上升 D.CO2进出保卫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2
11.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光照下吸收CO2(mg/h) 黑暗中释放CO2(mg/h) 5 1.00 10 1.75 15 2.50 20 3.25 25 3.75 30 3.50 35 3.00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面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0 ℃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光照12小时,20 ℃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12.(15分)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
(1)光合作用碳(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________,在_______中将CO2转化为三碳糖,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
(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________。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________。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________增加。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________降低,进而在叶片中积累。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________光合作用。
(5)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________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___________,则支持上述推测。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