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0 可编辑可修改 离石区人民医院
普外科医生绩效二次分配方案
为了优化科室内部管理,规范内部核算,体现多劳多得,坚持实行按劳按绩分配的原则,把工作业绩、质量与考核紧密挂钩,向业绩优、贡献大、效率高、风险大和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岗位倾斜,建立重技术、重实效、重贡献的分配机制。将各种工作量及经济指标细化、量化,激发科室职工公平竞争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科室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的增长。根据个人岗位职责、风险、贡献大小、工作量、服务质量、工作业绩等分配,结合普外科实际情况制定绩效二次分配方案,以后根据情况逐渐完善。 一、总绩效的构成
绩效分配由三部分构成:
总绩效= A(科室绩效)+ B(基本绩效)+ C(绩效奖励) A = 医院分配给科室总绩效(医生、护士可分配绩效)×10% B = 医院分配给科室总绩效(医生、护士可分配绩效)×40% C = 医院分配给科室总绩效(医生、护士可分配绩效)×50% 一、医、护绩效分配比例 = 1 :。 三、绩效分配计算说明
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医生、护士先按以上分配比例分配医院发放到科室的绩效,再按步骤计算医生、护士个人绩效。
1、绩效A
A = 科室绩效 = 医生可分配绩效 × 10%,共100分。科主任依据各项考核指标的结果分配个人绩效。
科室绩效主要考评:
(1)参加全院大会和科室晨会的到会率在95%以上,得20分; (2)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安排的各项活动,工作中团结协作,服从指挥,得20分;
(3)当月工作无任何差错,得20分; (4)满意度调查在90%以上,得20分; (5)当月出全勤者,无迟到、早退得10分; (6)业务考试合格者,得10分。
科室绩效的分配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的科室绩效a = A / 科室医生个人得分之和 × 个人实得分。
科主任、护士长按100分计算。 2、绩效B
B = 基本绩效 = 医生可分配绩效 × 40%,根据职工个人职称及
2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工作年限来进行分配。
医护职称系数: 职称 科主任 主治医师 执业医师 执业助理医师 系数 职称 护士长 主管护师 护师 护士 系数 试用期医生、护士无奖金,取得相应职称5年以上则套入上一级别系数计算,士级则按原级计算。 基本绩效的分配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的基本绩效 b = B / 医生系数总和 × 个人系数。
3、绩效C
C = 绩效奖励 = 医生可分配奖励 × 50%,根据绩效考核进行分配。
考核内容(医生):
①处置室个人经济总收入(50%);
②临床医生工作之余加班、额外出诊、坐诊(20%); ③每月出病历工作量(10%);
3
v1.0 可编辑可修改 ④手术助手工作量(15%); ⑤收病人工作量(5%);
(各项比例可根据每月考评侧重点进行调整)
个人所得绩效奖励c = C / 科室经济总收入 × 处置室个人经济总收入× 50% + C / (科室门诊总天数 + 科室值班总天数)× 个人额外加班、出诊、坐诊总人数 × 20% + C / 科室出院病历总数 × 个人写病历数 × 10% + C / 科室住院手术总人数 × 个人参加住院手术助手次数 × 15% + C / 科室入院病人总数 × 个人收病人数 × 5%。
科主任 = 科室平均绩效 × 四、个人总绩效计算
个人总绩效 =(a + b + c)× 医疗质量考核(%)=(a + b + c)×(1 ± 考核加减率)
医疗质量考核以95分为满分,每下降1分扣减1%绩效,每增加1分奖1%绩效。
考核内容: 执行规章制度、病历书写、处方书写、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等,每月由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进行考评,具体参照《医院各科室医疗质量考评标准》。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