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题(三)
对应学生用书P69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赢”在《说文解字》中的意思是“有余、贾利也。”即“扣去买卖成本有盈余、有获利。”有人认为,“赢”由亡、口、月、贝、凡五个汉字组成(见下图),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意识或能力——亡:危机意识;口:沟通能力;月:时间观念;贝:取财有道;凡:平常心态,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这一新解让我们感受到( )
①汉字内涵丰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汉字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这一新解让我们感受到汉字内涵丰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①④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精神,②错误;③说法绝对化,排除。正确选项为B。
2.指导性年度汉字,是指综合运用中西文化进行研究,用一个汉字概括即将到来的新年特征与趋势。2019年指导性年度汉字为“亘”字。“亘”字给我们的指导性启示是:第一,回环,天道好还,礼尚往来;第二,恒常,体悟天道,守常应变;第三,自强,独立自强,自助天助。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汉字( )
①成为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载体 ②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独特作用 ③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 ④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之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①错误;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独特作用,②错误;“用一个汉字概括即将到来的新年特征与趋势”表明汉字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③正确;“指导性年度汉字,是指综合运用中西文化进行研究……”表明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之一,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
3.我国拥有丰富的史学传统,从《史记》的《五帝本纪》,到当前的清史纂修工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记载从未间断。而另一个文明古国印度则因缺乏正式文字记载的信史和屡遭外族入侵而被马克思称为“印度人没有历史”。我国的史书典籍充分说明(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B.中华文化比印度文化更为优越 C.历史学是我国最具科学性的学科 D.中华文化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从《史记》的《五帝本纪》,到当前的清史纂修工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记载从未间断”,体现了中华文化历经沧桑却从未间断,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A符合题意。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的精髓,没有优劣之分,B错误,C明显错误,D不符合现实,排除。
4.《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记叙从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前后历时4000多年,可以说是中国的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编年大史”。下列对《二十四史》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史记》是纪传体史书,其记述史实能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汉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③《二十四史》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④翔实的史料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二十四史》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③符合题意;《史记》是纪传体史书,其记述史实能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①符合题意;《汉书》是第一部断代体史书,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②错误;文字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5.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曲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
①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②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③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④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曲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①②正确;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③④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选A。
6.《天工开物》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科技著作,该书注重实际与实践,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A.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B.我国古代科技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 C.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D.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具创造性的民族 答案 B
解析 “该书注重实际与实践”体现了实用性,“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体现了整体性,故B符合题意。
7.天津市有非常丰富的传统美食,如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茶汤、干果、熟梨糕等民间特色小吃。假如天津市应邀到德国慕尼黑市举办一个传统美食节,邀请你为此次文化交流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弘扬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面向世界 C.博大精深,求同存异,相互尊重 D.尊重差异,文明共建,文化共享
答案 C
解析 “天津市有非常丰富的传统美食”说明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天津市应邀到德国慕尼黑市举办一个传统美食节”涉及的是文化交流方面的问题,在文化交流中要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A错误;材料未涉及面向世界、文明共建方面的问题,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下表为安徽省不同领域的文化。通过这些文化,我们可知中华文化( )
地域文化 传统经学 淮河文化圈、皖江文化圈、徽州文化圈 老子思想、庄子思想、宋明理学、戴震及其皖派经学 农田水利、天文学与数学、矿冶、制瓷、纺织技术 科学技术
①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③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④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表明安徽省在文学艺术的发展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安徽省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面也曾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①入选;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淮河文化圈、皖江文化圈、徽州文化圈的存在说明中华文化有着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特点,③入选;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指的是中华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态度,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9.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