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创新设计】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第12讲 常见有机化合物限时练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2:52: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创新设计】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第12讲 常见有机化合

物限时练习

(时间:40

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福建高考理综)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解析 A项,苯与溴水不反应;B项,乙酸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油脂发生皂化反应;C项,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D项,乙烯可被KMnO4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CH4不与KMnO4反应。 答案 A

2.(上海高考理综)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 乙醇沸点低,易挥发,故易被检测。K2Cr2O7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乙醇,自身生成Cr3。 答案 C

3.(2020·上海)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溴苯时,将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到有铁丝的反应容器中 B.实验室制硝基苯时,将硝酸与苯混合后再滴加浓硫酸 C.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 ℃以上的热水清洗 D.实验室制乙酸丁酯时,用水浴加热

解析 制硝基苯时,应先将浓HNO3和浓H2SO4混合,冷却后再加入苯,故B错;手上沾了苯酚,应用酒精洗,故C错;实验室制取酯时,应用酒精灯加热,故D错。 答案 A

4.将一定量有机物充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完全吸收,经过滤得到沉淀20 g,滤液质量比原石灰水减少5.8 g,该有机物可能是( )。 ①乙烯 ②乙二醇 ③乙醇 ④甲酸甲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解法一:有机物燃烧的产物CO2和H2O都被石灰水吸收,但由于 CO2 + Ca(OH)2===CaCO3↓+H2O 0.2 mol 0.2 mol 0.2 mol

生成的CaCO3从溶液中析出,则对原石灰水来说减少的质量相当于CaO的质量,即11.2(56×0.2)g。相对后来的滤液,增加了有机物生成的水(m水),但减少了CaO(11.2 g),故m水+5.8 g=11.2 g,m水=5.4 g,n水=0.3 mol,故n(C)∶n(H)=1∶3。

解法二:从整体考虑,溶液中通入CO2,析出CaCO3,总质量减少,故有m(沉淀)-[m(H2O)+m(CO2)]=m(溶液减少),即20 g-m(H2O)-8.8 g=5.8 g,求m(H2O),其余方法同上。 答案 C

5.(2020·山东理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解析 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苯与溴水发生萃取,褪色原因不同,A错误;淀粉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B正确;煤油是石油分馏产物之一,可作燃料,实验室把钠保存在煤油中,C正确;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及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乙酸与Na2CO3溶液反应,而乙酸乙酯在饱和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D正确。 答案 A

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乙醇催化氧化制取乙醛:2CH3CH2OH+O2――→2CH3CHO+2H2O △B.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液共热制硝基苯:

+HNO3(浓)――→ △

浓H2SO4

催化剂

NO2+H2O

C.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CH3CH2OH+CH3COOH――→CH3COOC2H5+H2O △D.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H2CH2+Br2―→CH2Br—CH2Br

解析 C项中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是可逆反应,所以应用可逆号。 答案 C

7.(2020·山东理综)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催化剂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解析 A项,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可以与NaHCO3反应生成CO2,故A正确;B项,蛋白质和油脂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选项中的两反应均是取代反应,故C正确;D项,根据苯分子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可知D正确。 答案 B

8.(2020·全国Ⅰ)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意在考查考生对有机物官能团的认识。反应①为氧化反应,产物含有溴原子和羧基两种官能团;反应②为取代反应,产物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反应③为消去反应,产物只含碳碳双键一种官能团;反应④为加成反应,产物只含溴原子一种官能团。故C项正确。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28分)

9.(5分)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试回答:

(1)CCl4萃取碘水中的I后,I2的CCl4溶液应从分液漏斗的下端管口流出,还是应从分液漏斗的上端管口流出?若用苯或汽油萃取呢?

(2)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你还能列举一些事实说明这一点吗?

解析 CCl4可由CH4和氯气光照取代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A正确;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烃,B正确;向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分别加入饱和Na2CO3溶液的现象分别为:互溶、有气泡产生、溶液分层,可以鉴别,C正确;苯虽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可以燃烧,能发生氧化反应,D错误。

(1)CCl4比水的密度大,I2的CCl4溶液在下层,应从分液漏斗的下端管口流出。若用苯或汽油,苯和汽油的密度都比水小,则萃取I2之后它们在上层,等下层液体流出后,应从分液漏斗的上端管口倒出。 答案 D

(1)从分液漏斗的下端管口流出。

若用苯或汽油萃取时,应从分液漏斗的上端管口倒出。 (2)可列举下列事实:

①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长度和强度完全相同。 ②苯的邻二卤取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 ③苯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反应而褪色。

10.(6分)为了测定一种气态烃的分子式,取一定量的A置于一密闭容器中燃烧,定性实验表明产物是CO2、CO和水蒸气,学生甲、乙设计了两个方案,均认为根据自己的方案能求出A的最简式。他们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箭头表示气流的方向,实验前系统内的空气已排尽):

甲:燃烧产物――→增重2.52 g――→增重1.32 g――→生成CO2 1.76 g 乙:燃烧产物――→增重5.60 g――→增重0.64 g――→增重4 g 试回答:

(1)根据两个方案,你认为能否求出A的最简式? (2)请根据你选择的方案,通过计算求出A的最简式。

(3)若要确定A的分子式,是否需要测定其他数据?说明其原因。

解析 最简式表示有机物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之比,所以要求出A的最简式应先设法求出A中C原子和H原子的物质的量。从两人设计的方案中可看出乙先将产物通过碱石灰,增重的5.60 g应为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之和,因此无法求出CO2和H2O各为多少。而甲方案能分别测出产物中CO2、CO和H2O的量,进而可以求出A中C、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7 mol和0.28 mol,能够求得A的最简式为CH4。 答案 (1)甲方案可以,但乙方案不能。 (2)A的最简式为CH4。

(3)不需要,因为此时H的含量已经达到饱和(即最大值),所以此时最简式就是A的分子式。 11.(10分)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各装置中所装试剂、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如下:

碱石灰

灼热CuO

石灰水

浓硫酸

碱石灰

点燃

Ⅰ.装置中所装的试剂是:①A瓶装无水乙醇,内放无水盐X;②B干燥管中装生石灰;③C和D中都装浓硫酸;④E瓶中装入试剂Y

Ⅱ.实验操作及现象是:用水浴加热A瓶;将D中浓硫酸缓缓滴入E中与试剂Y作用;发现C中导管有大量气泡放出;A瓶内X逐渐变色,从B管挥发出的气体可点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瓶中所装的试剂Y是________(填写编号)。 a.饱和食盐水 b.MnO2和NaCl的混合物 c.浓盐酸 (2)C中浓H2SO4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瓶中浓H2SO4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所生成的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在B出口处点燃。

(4)无水盐X宜选用____________,它能起指示剂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实验能证明乙醇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将装置中的C瓶去掉,实验目的是否能够达到?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利用浓盐酸与浓H2SO4混合产生HCl气体,使干燥的HCl气体在装置A中与乙醇发生反应:C2H5OH+HCl――→C2H5Cl+H2O,产生的水可使无水CuSO4变蓝,以此来证明产生的H2O中的氧元素来源于乙醇,而非HCl,达到验证实验的目的。实验过程中,HCl气体利用浓盐酸与浓H2SO4混合制得,故产生的HCl气体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对水的检验形成强烈干扰,因此一定要设法将其除去。

答案 (1)c (2)干燥HCl气体 吸收氯化氢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浓H2SO4溶于水放热,有利于HCl气体逸出

(3)CH3CH2OH+HCl――→CH3CH2Cl+H2O 取代反应

氯乙烷 (4)无水CuSO4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无水CuSO4由白变蓝,说明反应中有水生成,与CuSO4结合生成CuSO4·5H2O (5)无水CuSO4变蓝证明了反应中一定有水生成,水中的氧元素不能来自于HCl,故只能由乙醇提供

(6)不能 HCl挥发时带出水蒸气,若不除去,无法判定使无水CuSO4变蓝的水是否来自于乙醇

12.(7分)(2020·海南)PCT是一种新型聚酯材料,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合成PCT的路线。

【创新设计】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第12讲 常见有机化合物限时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9zsz21ouj9nplx1m54t1j03v4ivcy00ao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