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我们小组对《圆的认识》这一课例备课研讨的过程。接下来我们将带着思考,结合研究主题,从这几个观察维度走进《圆的认识》这节课。
感谢大家的关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10月11日,我们王打卦镇中心小学数学综合一组的老师们在会议室组织了备课研讨会议,大家集思广益,开诚布公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为磨课尽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宪波: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动起来,让教学具的作用得到全面的施展,有如下心得体会:
利用多种感官,充分使用直观教具
在《圆的认识》一课中,我充分借助直观教具,在“(1) 实物画圆”及“剪圆,圆的各部分的认识”中我都让学生用身边的实物,通过具体的操作来认识圆、了解圆。在探索圆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这一环节时,我通过让学生自己创造圆,增强了盲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圆反复对折、打开,有意识地让学生发现,在这反复
对折的圆片上有很多折痕,而且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从而明确这一点就叫做圆心,并借助图钉来凸显圆心。因此,在盲生平时的经验积累中,要尤其注意有明确目的的发展触觉。
王现秀:
我认为在“导入”部分,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更直观的感受圆。如: 师: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圆形吗?请你找出来。
生:自行车的轮子是圆的;圆桌是圆的:篮球是圆的;硬币是圆形的;钟面是圆形的等等??
在学生回答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自行车轮子的轮廓是圆,圆桌面是圆的;篮球的横切面是圆,硬币的面是圆形等。(课件动画演示出现闪烁的圆后跳出来)。向学生说明:球是立体图形,不是圆形,要是把球破开,它的横截面就是圆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既体会圆形物体的美,又初步感受圆的一些特征。在学生举例交流时,注意让学生指一指圆形物体,感受圆的与众不同;注意与球的比较,通过这样直观的感受,让学生明白圆是平面图形。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
刘静:
《圆的认识》
准备一个纸箱,里面放前面学过的平面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和圆形。
师:老师这个纸箱里有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现在请同学上来帮我把圆形摸出来,谁愿意上来试试?(让几位学生摸,要求学生闭上眼)
师:说说你是怎么把圆摸到的呢?
学生可能答:学过的平面图形边是直的,圆是没有棱角的,边是弯的;或边是一条封闭曲线等。(课件出示圆形和学过的平面图形)
师:那么圆形与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学过的平面图形是平面上的直线图形;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课件演示学生读)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的游戏,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又新颖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让学生在摸的过程中感受圆形与其它平面图形之间的区别,为下一步研究圆的周长打下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