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原文与译文
开宗明义章第一
【原文】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注释】有一天,孔子在他的家里闲坐著,他的弟子曾参,也陪坐在他的一旁。
孔子说:?古代的圣王有一种崇高至极之德,要约至妙之道。拿它来治理天下,天下的人民,都能够很和气的相亲相敬,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都不会相互的愁恨。这个道德的妙用,你知晓吗??
【原文】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注释】曾子听了孔子给他讲的这一段话,道理很深,他不觉肃然起敬,离开他的坐位站起来,向孔子答对说:?我曾参很鲁钝,不大聪敏,怎么能够知晓这样深奥的道理呢??
【原文】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注释】孔子因曾子很谦恭的起来答对,就告诉他说:?前边所讲的至德要道,就是孝道,这个孝道,就是德行的根本,教化的出发点。你先坐下,我慢慢的告诉你?。
【原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
【注释】?说起这个孝道,固然范围很广,但行的时候,却很简单,你要晓得
1
爱亲,先要从自己的身上爱起。凡是一个人的身体,或者很细小的一根头发和一点皮肤,都是父母遗留下来的。身体发肤,既然承受之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爱儿女的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这就是孝道的开始。?
【原文】?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注释】?一个人的本身,既站得住,独立不倚,不为外界利欲所摇夺,那他的人格,一定合乎标准,这就是立身。做事的时候,他的进行方法,一切都本乎正道,不越轨,不妄行,有始有终,这就是行道。他的人格道德,既为众人所景仰,不但他的名誉传诵于当时,而且将要播扬于后世,无论当时和后世,将因景慕之心,推本追源,兼称他父母教养的贤德,这样以来,他父母的声名,也因儿女的德望光荣显耀起来,这便是孝道的完成。?
【原文】?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注释】?这个孝道,可分成三个阶段,幼年时期,一开始,便是承欢膝下,事奉双亲。到了中年,便要充当公仆,替长官办事,藉以为国家尽忠,为民众服务。到了老年,就要检查自己的身体和人格道德,没有缺欠,也没有遗憾,这便是立身,这才是孝道的完成。?
【原文】?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注释】孔子引诗经大雅篇文王章的这两句话说:?你能不追念你祖父文王的
2
德行?如要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你就得先修持你自己的德行,来继续他的德行。?
天子章第二
【原文】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注释】孔子说:?要亲爱自己的父母,必先博爱。就不敢对于他人有一点厌恶。要恭敬自己的父母,必需广敬,就不敢对于他人有一毫的简慢?。
【原文】?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注释】?元首的孝道,只要把亲爱恭敬的诚心,尽到自己父母的身上,他的身教之德,如风吹草,自然风行草偃,很快的普及到百姓身上。外国人看见了,也要摹仿实行,争相取法。大概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吧??
【原文】?《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注释】书经吕刑篇有两句话说:?只要国家的元首,他一人有敬亲爱亲可庆幸的事,那天下几万万老百姓,都是欢欣鼓舞的仰赖效法,而敬爱他们自己的父母了。?
诸侯章第三
【原文】?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3
【注释】?诸侯的地位,虽较次于天子,但为一国或一地方的首长,地位也算很高了。位高者,不易保持久远,而易遭危殆。假若能谦恭下士,而无骄傲自大之气,地位虽高,也没有危殆不安的道理。其次,关于地方财政经济事务,事前,要有计划的管制,有预算的节约,并且照著既定的方针,谨慎度用,量入为出,自然收支平衡,财政经济,便充裕丰满。然满则易溢,如照以上的法则去切实执行,那库存虽然充盈,不浪费,自然不至于溢流。?
【原文】?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注释】?地位很高,没有丝毫的危殆,这自然长能保持他的爵位。财物充裕,
运用恰当,虽满而不至于浪费,这自然长能保持他的富有。? 【原文】?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注释】?诸侯能长期保持他的财富和地位,不让富贵离开他的身子,那他自然有权祭祀社稷之神,而保有社稷。有权管辖人民,而和悦相处。这样的居上不骄、和制节谨度的作风,才是诸侯当行的孝道。?
【原文】?《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注释】孔子引述诗经小雅篇的这一段话说:?一个身任诸侯职位的大员,常常要警戒畏惧,谨慎小心。他的用心之苦,就像踏进了深
4
渊,时时有灭顶的危险。又像践踏在薄冰之上,时时有陷入冰窟的危虑。?卿大夫章第四
【原文】?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注释】?任卿大夫之官者,即辅佐国家行政之官吏。事君从政,承上接下。
内政、外交、礼仪攸关。故服装、言语、德行、都要合乎礼法,也就是合乎规定。所以非国家规定的服饰,就不敢乱穿。非国家规定的法言,就不敢乱讲。非国家规定的德行,就不敢乱行。?
【原文】?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注释】?所以卿大夫的讲话,不合礼法的话,就不讲出口。不合道理的事,就不现于行为。一言出口,传满天下,可是没有人检出他的错误,那自然无口过。一行做出,普遍天下,可是没有人检出他的不法行为,那自然无怒恶。?
【原文】?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 【注释】?服饰、言语、行动、三者都能谨慎实行,全备无缺,那自然德高功硕,得到首长的亲信,不但禄位可保,宗庙祭祀之礼,自然照常奉行。卿大夫的孝,大致就是如此。?
【原文】?《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