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化学计算讲义
【中考要求】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目标层次 有关化学式 的计算 有关 化学方程式 的计算 有关溶质的 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包括加水稀释)的计算。 质量分数 的计算 以上内容的简单综合 ★★★ ★★★ 2.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有一定量杂质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计算(杂质不参加化学反应)。 ★★★ 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计算。 ★★★ 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计算。 ★★★
【真题剖析】
例1 用氯化钠和碳酸氢铵(NH4HCO3)可制备碳酸氢钠和氯化铵(NH4Cl),该反应可表示为:NaCl+NH4HCO3═NaHCO3+NH4Cl。20℃时,按上述化学方程
1
式中反应物的质量比,向100g水中加入11.7g NaCl和15.8g NH4HCO3。理论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
资料: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假设它们同 时溶解在水中各自的溶解度不变。
物质 NaCl NH4HCO3 NH4Cl NaHCO3 溶解度/g 36.0 21.6 37.2 9.6 变质问题
例2 镁条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有一根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镁条样品,其质量为2.56g,把该样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氢气0.18g。请计算: (1)样品中未被氧化的镁的质量是多少? (2)该镁条未被氧化时的质量是多少?
例3 过氧化氢溶液会自然分解,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为测定一瓶100 g 30%的过氧化氢溶液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溶液27.2 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久置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该瓶溶液中,已经分解的过氧化氢质量(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守恒思想
高温
例4 工业上用煅烧石灰石制备二氧化碳(已知:CaCO3 === CaO+CO2↑)。现有含杂质10%的石灰石100 t(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元素),经高温煅烧后,若
2
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通过计算回答: (1)石灰石中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 (2)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例5 已知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时可同时发生两个反应且均生成红色固体。 (1)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时反应生成红色铜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高温
C + 2CuO === 2Cu + CO2↑
写出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时反应生成红色氧化亚铜(化学式为Cu2O)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碳和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3.12 g,在高温时充分反应。若反应后碳和氧化铜均无剩余且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石灰水增重0.44 g。
① 反应前混合物中碳的质量为 g。 ② 计算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氧化亚铜的质量。 (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例6 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课外小组为了测定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10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加入稀盐酸质量 /g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25 25 58.4 25 82.6 25 107.6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 /g 35.2 3
求:(1)第1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例7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 已知: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
例8 将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32.9g放入烧杯中,此时总质量为202.9g,加入326.9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待没有气泡逸出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521.0g。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O2的溶解忽略不计)。
例9 炼钢厂用含SO2的废气制备CuSO4。生产中,向混有CuO粉末的CuSO4溶液中通入废气,反应为:
2CuO+2SO2+O2 = 2CuSO4。欲制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CuSO4溶液。用足量CuO粉末和5000g 5%的CuSO4溶液处理废气。若每升废气中含有1.25 g SO2,且SO2被完全吸收,可处理废气多少升?
【专题归纳】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