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思修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2:20: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便很难杀死他。因为想杀死他,就必须杀死周围的一切,杀死整个国家、整个生活才行。”

综上所述,错误的人生观形式不同、色彩各异。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本质,就是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无论追求享乐、追求实用、追求权力,还是无所追求,虚度人生,都是以个人利益为核心,追求个人的私利。错误的人生观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它阻碍社会的发展,让人们为了个人的私利而不择手段,就必然对社会的进步造成破坏;它影响个人的成长,把人引向歧途。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错误人生观的实质和危害,排除错误人生观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 2.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1)、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贯思想

“为人民服务”就是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立身处世,在思想、感情、态度上站在人民一边,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一切言行从人民利益出发,不从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出发,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要热爱人民,相信人民,尊重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做人民公仆,不做人民的 老爷。这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贯思想,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本质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思想不同的崭新的思想。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并且在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具体内涵。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最初的明确表述。列宁继承了这一思想,在论述党的出版物应遵循的方针时指出:无产阶级写作“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可见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贯的思想主张,但明确提出“为人民服务”这一概念的还是毛泽东。

毛泽东正式提出“为人民服务”,并对之进行科学阐述是在悼念张思德同志大会上的讲话中。他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

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全面论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此后,毛泽东还有许多有关这方面的论述。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的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开放是人民的事业,也是为了人民的事业。因而,我们的各项政策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并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客观标准。江泽民更是从“三个代表”的高度来阐述为人民服务思想,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了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核心地位。2002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又重新强调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可见,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始人一直到中国共产党人、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中始终贯穿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要求。这种思想成为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2)、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同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了每个人都必须为别人提供服务,才能得到别人的服务,每个人又都在享受别人服务的同时为别人提供服务。

也许有人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也是这样吗,不,绝不能把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说成是相互服务,更不能说资本家是在为人民服务,他们是在为利润服务,马克思说,如果把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说成是相互服务,那还有什么不是相互服务的呢,奸夫淫妇之间她是相互服务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同时,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目的的人生观也是对市场经济的负反馈,是对市场经济进行整合的强大力量,可以有效抵制和消除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更成熟、更持久、更高层的动力。

人的精神动力来源大约有三种:

一是学习变动力。人是未成型的动物,开发什么就有什么,不开发就没有,对知识的渴望是一种动力。

二是竞争压力变动力。压力就成动力的情况很普遍,也很巨大,各种压力都可以成为动力。

三是道德亲和力变动力。(或者说追求善的动力、善的感召力)通过对道德和善的教化使人产生追求道德和善的动力,产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羞耻感等精神动力,推动生产和社会生活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调动人的潜能的主要动力。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生观、道德观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用道德亲和力调动人的潜能,这种动力开发方向明确,层次高,影响持久,更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道德亲和力变成的动力是一种更高级、更持久、更属于人的东西。如果没有道德亲和力变成的动力,而只有竞争压力变成的动力,就会出现达尔文式的适者生存、强者胜的状态,就会使丛林法则大行其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真如霍布斯所描述的象狼一样的状态。

(4)实践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价值观是中国人民第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现在更应该发扬这一优良传统。为人民服务作为无产阶级的人生观、道德观,不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树立起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自觉地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人生的价值。

心理学家发现,乐于助人是人生的一大美德。当人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或者说从心理上充实了自己,使自己也得到了快乐。

一位心理学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有个年轻的女病人苔斯,几年前因失

恋得了忧郁症。好几次,她从停车场出来上车道,尽管车道上排着长长的车队,总是有人给她让道。这种彬彬有礼、先人后己的行为,让她深受感动。一个早晨,她让一辆大卡车先行,结果深受感动的卡车司机后来在路上从后视镜里发现苔斯的车没油停下来了,就停下车取出自己的备用汽油加进苔斯的车里,并“护送”苔斯到附近的加油站加足了油,后来这两个年轻人竟然喜结良缘。苔斯的忧郁症也从此不治而愈。

这听起来很像个浪漫的电影故事,心理学家却认为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国外一家心理学杂志发表了一个大型心理问卷的调查结果,发现经常帮助别人的人明显比不乐于助人的人快乐;用快乐指数或生活满足感指数来测量,前者要比后者高出24个百分点。从精神病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前者患忧郁症的可能性要比后者低得多。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是预防和治疗忧郁的良方。助人为乐的结果往往是双赢,既帮助了他人,同时也留给自己一份金钱买不到的快乐。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生活在社会中,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当社会的成员的行为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时,同时也有助于自己,并使自己得到提升和完善。

案例:平凡而伟大的人 ——从飞

深圳慈善歌手丛飞心地纯真善良,同情一切弱者,他从1994年开始慈善资助贫困儿童,坚持长达11年,参加公益演出300多场,义务服务时间累计3600小时,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先后资助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的贫困儿童178名。但他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到了生病无钱医治的困境。丛飞2005年4月被诊断为胃癌,于2006年4月20日20时40分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世,年仅37岁。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丛飞捐献的眼角膜使4名眼疾患者受益,丛飞用自己的眼睛给他人带来一生的光明。丛飞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永远馈赠社会、长留人间!

丛飞一直相信,这世界上有许多人需要人们的帮助,有些人甚至会因为人们的帮助能够改变一生的命运。他说:“我不能成就整个世界,却可以尽我所能成就一些孩子。”

丛飞的这种精神,就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精神。“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有没有虚度光阴。”短短37年的人生,丛飞坚定地走着一条奉献之路,

思修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a8h21qar29pg7y7h9uk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