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于衷。这深深触动了年轻的鲁迅,他认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他决定不再学医,认为人生的第一要 义,是在改变国民的精神,而善于改造国民精神的当然要推文艺,于是,他最终选择了文学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标。正是这一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价值目标的选择,才使得鲁迅最终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案例:
有一个出家弟子跑去请教一位很有智慧的师父,他跟在师父的身边,天天问同样的问题:“师父啊,什么是人生真正的价值?”问得师父烦透了。
有一天,师父从房间拿出一块石头,对他说:“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市场去卖,但不要真的卖掉,只要有人出价就好了,看看市场的人,出多少钱买这块石头?” 弟子就带着石头到市场,有的人说这块石头很大,很好看,就出价两块钱;有人说这块石头,可以做称砣,出价十块钱;结果大家七嘴八舌,最高也只出到十块钱。
弟子很开心地回去了。他告诉师父:“这块没用的石头,还可以卖到十块钱,真该把它卖了。”
师父说:“先不要卖,再把它拿去黄金市场卖卖看,也不要真的卖掉。” 弟子就把这石头,拿到黄金市场卖,一开始就有人出价一千元,第二个人出一万元,最后被出到十万元。弟子兴冲冲跑回去,向师禀告这不可思议的结果。 师父对他说:“把石头拿到最贵、最高级的珠宝商场去估价。”弟子就去了。第一个人开价就是10万,但他不卖,于是20万,30万,一直加到后来对方生气了,要他自己出价。他对买家说,师父不许他卖,就把石头带了回去。他对师父说:“这块石头居然被出价到数十万。”
师父说:“是呀!我现在不能教你人生的价值,因为你一直在用市场的眼光看待你的人生。人生的价值,应该是一个人心中,先有了最好的珠宝商的眼光,才可以看到真正的人生价值。”
我们的价值,不在于外面的评价,而是在我们给自己的定价。我们每一个人的价值,都是绝对的。坚持自己崇高的价值,接纳自己,磨励自己。给自己成长的空间,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无价之宝”。 (3)如何看待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我们知道,人是一种矛盾的存在物,有多种社会关系,多种社会角色,处于多种价值关系之中。但归结起来,只是两种角色,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作为价值主体时,其价值就是所谓的自我价值,即个人权益;作为价值客体时,其价值就是所谓的社会价值。任何一个人,都逃不脱这两种身份。只看重一种身份,不合于客观存在,不合于客观事物的道理。
就人的社会价值而言,正如爱因斯坦所指出的:“只要我们全面考察一下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我们就会马上看到,几乎我们全部的行动和愿望都同别人的存在密切联系在一起。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通过别人所创作的语言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着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如果一个人只强调个人价值,甚至用权利否定社会职责、不愿意负社会责任,那么这种想法也就太自私了,其个人最终也是不能存在的。
当然,如果只强调一个人的社会责任、社会价值,不考虑、不照顾人的权利和自我价值,那同样是不可取的。因为一切物质、精神和道德方面的有价值的成就,都是过去无数世代中许多有创造才能的个人所取得的。通过个人的思考和劳动,个人为社会创造了新的价值。要是没有能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正像要是没有供给养料的社会土壤,人的个性的发展也是不可想象的一样。因此,一个人应该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唯有此,才能实现一个人的最大价值。人的自我价值,必须在社会关系中得以实现,离开社会有没有人的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人的知识、能力、德行、精神活动只有通过外化,才能创造出社会价值,人生的活动只有满足他人和社会的合力需要,有益于社会的进步,才有社会价值。
英国的哲学家罗素在《我为何而生》中写到:“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使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情感??。那些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内心深处引起回响,我常常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减轻这不必要的痛苦,这就是我的一生。”这正是罗素以社会为己任,并最终证明了他存在的社会价值!所以,价值从来都不是单方面,而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社会价值通过自我对社会的奉献而获得,个人价值则是社会对自
我努力的肯定。而只有走出封闭的自我,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价值,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过真正有价值的生活。
总之,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使两者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是人生进取过程中的重要课题。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的,不能以否定或贬低其中的一方来肯定和抬高另一方。譬如,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为自我发展和个人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并不能因此忽视和贬低人生社会价值的意义。其次,我们还要认识到,人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便是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了。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把社会需要内化为自我需要,使自我需与社会需要相统一的时候,自我价值实现同时也就是社会价值实现,而社会价值实现同样也就是自我价值实现,
要如何看待自己,要怎么不把自己看的太轻或者太重,永远是个问题。 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会把自己看的很重,也就是自恋,总是理所当然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活着,活着是有意义的。 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整体,一个连绵的无法分割的整体,如果我们过于看重自己的意义,放大自己, 那就不对了。所谓的自由人权,当然是为了把人解放出来,这我不否认。但是因了这解放,认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能做,那又不对。 当你把你自己孤立起来,以自己的智慧、能力、情性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对立起来,以为这样能够彰显自己价值,其实,恰恰结果只能是一文不值。 3、 人生价值及其作用
人生价值:是指一个人活着对社会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
体现在人个体身上,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人的创造力实现的程度。 人生价值就是人怎样生活才有价值,才有意义,即对人生目的和社会行动的意义、作用、影响所做出的评价。特别是对以上所说的生与死、苦与乐等人生重大问题的态度与抉择的评价,最能反映出人生价值观的不同和差异。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决定着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同时后两者对前者也有一定的影响。 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性:
人生价值观影响者一个人的人生选择,制约着人的观念和行动。 而不同的价值观便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你的人生是不断地创造价值,还是不断地贬值,
则全部取决于你的价值观。价值观改变,人生就改变,他就会以全新的角度观察认识,享受人生。你的一系列的价值选择就是你的人生。因为价值选择就是你心的最高层面。价值选择就是你心灵的钥匙,如果你找到了这把钥匙,你就可以改变你的一生。控制人的是思想,控制思维的是观念。所以,价值观是生命的核心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一生关键在心,也就是决定在你怎么想。事实上,一个人的一切问题皆出在他的价值系统中。 如果把一个人做为一个系统来看,那么身体是一个“硬件”,价值系统则是你的“软件“。软件如何运作,决定了你一生的成功与失败。如果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如果你真实的认识到做的意义,那就是你的价值的开始。价值可以转乾坤。认识人生价值,实现有价值人生。
现在拥有我什么并不重要,而你朝哪个方向移动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大学生必须直面的最重要的大问题。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
1、不同的社会,存在不同的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 奴隶社会——占有奴隶数目的多少。 封建社会——等级与特权。 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和资本。
社会主义社会——?(请思考)
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
(1)以门第、地位、权力、金钱衡量人生价值?
(回答为什么?)
(挖国家墙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2)以知识、技术和能力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学生回答:为什么?)
案例:
王致梅是国家破格选派到美国攻读博士人员之一, 学业学 成之后,她不留恋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返顾地返回祖国,成为优秀的化工专业人才,国家和社会给了她很多荣誉。但她后来在金钱的诱惑下,误入歧途,由一名对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