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筛选 B诱变 C诱变及筛选 D以上答案均不对 9.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理论基础是:( A )
A克隆选择学说 B自然选择学说 C间接模板学说 D侧链学说
10.能分解酚、甲醛、汞化物、DDT、六六六等有毒物质,从而在环境保护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B )
A硝化细菌 B假单胞菌 C蓝细菌 D氨化细菌 11.在原生质体融合中,PEG的主要作用是P233 ( B )
A 杂菌抑制剂 B 融合剂 C 极性调节剂 D 保护剂 12.单克隆抗体是由 产生的( D )
A.浆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白细胞 D.杂交瘤细胞 13.微生物获得无机离子、水、氧气等营养物,通常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C ) A主动运输 B基团移位 C单纯扩散 D促进扩散
14.准性生殖常出现在 中 (不经过减数分裂而导致基因重组的一种生殖方式,常见于霉菌中。)( D )
A.细菌 B.放线菌 C.酵母菌 D.霉菌
15.琼脂凝固的温度为(琼脂的最有用特性是它的凝点和熔点之间的温度相差很大。它在水中需加热至95℃时才开始熔化,熔化后的溶液温度需降到40℃时才开始凝固,所以它是配制固体培养基的最好凝固剂。)( C )
A 50℃ B.60℃ C.40℃ D.96℃
二、分析判断题(用“√”和“×”表示“对”和“错”,并分析为什么?每题1分,共10分)
1( √ )微生物纯种分离技术上贡献最大者当推科赫学派。
2( × )当用双名法表示微生物名称时,名字用斜体字或用黑体字表示。P341 3( × )微生物重量75%以上是碳。50%
4( √ )酿酒酵母生活史中,其营养体既可以单倍体又可以二倍体形式存在。 5( × )同一菌落中每个细胞在形态、生理上均一致
6( √ )青霉与曲霉的主要区别是后者有顶囊,而前者则无。P56 7( √ )要获得酵母菌的原生质体,可用蜗牛消化酶除去细胞壁 8( × )微生物生长的衰亡期,细胞不断死亡,不再分裂。
9( × )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细胞或休止细胞都有强列的抑制或杀死作用。
10( × )作为抗原去刺激免疫系统的小分子称为免疫原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P48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膜里含有较多的_麦角固醇_______,它经紫外线照射,可以形成__维生素D2____________。
2.P98 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__指示 _剂,使其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从而可以区别不同种类微生物菌落的培养基叫作_ 鉴别_ _培养基。
3.P97硅胶培养基多用于____化能自氧_________微生物的___分离和纯化__________。 4.P93在等渗溶液中微生物______正常_______生长,在高渗溶液中微生物细胞将会__质壁分离_____,而在低渗溶液中微生物细胞将会___吸水膨胀_______;对细胞壁脆弱或丧失的各种缺壁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会_致命___。
5.P91培养基设计、选用和配制的4个原则是__目的明确__、___营养协调__、__理化适宜__和____经济节约___。
6.P151对酵母细胞进行活菌计数时,常加入美蓝染色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时的样品中活细胞呈___无色__色,死细胞呈__蓝色______色
7.P175细菌的芽孢耐热,通常干热杀灭芽孢的温度为___150—170_______℃ ____1—2_____小时;湿热杀灭芽孢的温度为__121_℃____15—20______分钟。 8.细菌的染色体,除在复制期内呈____二____倍外,一般均为____单_____倍。
9.P17 L型细菌是指那些在__实验室或在宿主体__中,通过____自发突变 _而形成的___遗传性_____ 稳定的 ____细胞壁___ 缺陷的菌株。
10.细菌的“克隆”,是指由细菌的___单__个细胞繁殖而来的____一个____细胞群或菌落。 11.凡必须利用有机碳源的微生物被称为___异养________微生物,其碳源兼有____能源___源的功效。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 P28 菌苔(lawn):将某一纯种的大量细胞密集的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结果长成的
各菌落连成一片。
2. P71裂解量(burst size):平均每一宿主细胞裂解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数。 3. P93 水活度(water activity):在天然或人为环境中,微生物可实际利用的自由水或
游离水的含量。
4. P97 半固体培养基(semi-solid medium):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的凝固剂而制成的
半固体培养基。
5. 葡萄糖效应 :又称葡萄糖阻遏或分解代谢产生阻遏作用。葡萄糖或某些容易利用的碳源,
其分解代谢产物阻遏某些诱导酶体系编码的基因转录的现象。
6. 二次生长 :将两种代谢底物投与微生物进行培养时,如果有一种底物的代谢所需酶系统
必须经过诱导才能形成,则该种微生物的生长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的现象
7. P221 原养型(prototroph):营养缺陷性突变株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其营
养要求在表型上与野生型相同,遗传性均为[A- B+]标示。
8. P212 光复活作用(photoreactivation):把经UV照射后的微生物立即暴露于可见光下,就可以出现明显降低死亡率的现象。
9. P207 点突变(point mutation):也称作单碱基替换(single base substitution),
指由单个碱基改变发生的突变。
10.P289免疫(immunity):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
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五、问答题(共35分)
1.P158(5分)简述用恒浊器进行连续培养的原理。
答:一种连续培养微生物的装置。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微生物的浓度,通过光电系统观控制培养液的流速,从而使微生物高密度的以恒定的速度生长。恒浊反映的是细胞密度的恒定。放线菌以及霉菌等形成菌丝的微生物不能通过恒浊器来连续培养。 2.(10分)用最简单的实验证明大肠杆菌是否具有鞭毛。
答:1 通过特殊的鞭毛染色法,使鞭毛加粗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2 在暗视野中观察悬滴标本中菌体的运动情况。 3 在固体培养基中穿刺接种某一细菌,如果在其穿刺区域周围有浑浊的扩散区域,说明该菌具有扩散能力,即可推测有鞭毛。
3.P146(10分)在谷氨酸棒杆菌培养液内,生物素浓度过高为何会影响谷氨酸产量?这时若添加适量青霉素为何又可回复其产量?
答: 生物素是脂肪酸生物合成中乙酰-CoA羧化霉的铺基,此酶可催化乙酰-CoA的羧化并生成丙二酸单酰-CoA,进而合成细胞膜磷脂的主要成分——脂肪酸。因此,控制生物素的含量就可以改变细胞膜的成分,进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谷氨酸的分泌和反馈调节。 当细胞内的生物素含量很高时,细胞膜的结构十分紧密,阻碍了谷氨酸的分泌,并引起反馈抑制。
添加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合成中的转肽酶,结果引起肽聚糖结构中肽桥
五法交联,造成细胞壁的缺损。这是,在细胞膨压的作用下,有利于代谢产物外渗,进而降低了谷氨酸的反馈抑制并提高了它的产量。
4.(10分) 为什么诱变处理时,必须制备单细胞(或单孢子)悬液?如何制备? 答: 为使每个细胞均匀接触诱变剂并妨长出不纯菌落,就要求做诱变的菌株必须以均匀而分散的单细胞悬液状态从在。
选用单细胞或单孢子悬液(均匀、分散)同步培养(生理状态一致)
微生物学试卷三 一、选择题( 每题1分,共10分 )
1.荷兰的列文虎克最早观察到细菌的年代是 ( C ) 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
2. 由一团缠绕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所包围的粒子是对( B )最好的描述。 A 立克次氏体 B病毒 C螺旋体 D衣原体 3. 微生物学中采用染色技术,是由于( B )。
A多数显微镜是劣质的; B微生物细胞质是透明的;
C染色使电子偏差传播到载玻片上; D染色似的不需要显微镜的聚光镜和光阑 4. 酿酒酵母营养体是:( A )
A单倍体和二倍体同在; B单倍体产孢囊孢子; C二倍体; D多倍体
5.为避免由于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的产物而造成培养基pH值的变化,可采用的调节方法是( D )
A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高于或低于最适pH值;
B在配制培养基时降低或提高碳,氮源用量;改变碳氮比; C在培养过程中控制温度和通气量;
D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磷酸盐缓冲液或不溶性CaCO3
6. 为了确定食品是否已经污染了粪便物,可以通过检测( C )的存在来判断。 A原生动物; B腺病毒; C大肠菌群; D芽孢杆菌 7. 菌种复壮的措施是:( C )
A纯种分离、控制传代次数、通过宿主体复壮
B纯种分离、创造良好培养条件、通过宿主复壮; C纯种分离、淘汰已衰退个体、通过宿主复壮; D纯种分离、采用有效的保藏法,通过宿主复壮 8. 细菌中紫外线引起的突变是( C )。
A由于染色体断裂; B由于引起移码突变; C由于相邻胸腺嘧啶碱基结合在一起; D由于DNA的一个片段颠倒 9. 保藏细菌效果最好、保藏时间最长的方法是:( B )
A斜面冰箱保藏法; B液氮(冷冻)保藏法; C石蜡油封藏法;D冷冻干燥保藏法 10. BOD有助于确定( A )。
A废水的污染程度; B土壤的过滤能力
C 100ml水样中的细菌数 D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类型 二、填空题 ( 每空1分, 共20分 )
1.P233有性杂交一般指__不同遗传型的两性____细胞的接合,准性杂交是指同种生物两个不同菌株的_体细胞间发生的_融合。有性杂交适用于能产生_有性孢子__的酵母菌或霉菌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