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2+2000+1600)=20%,
乙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是:25%, 因为25%>20%,所以乙户比甲户大; 故选:B.
【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求出甲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再结合扇形统计图中的乙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是25%,进行比较即可.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注意此题比较的仅仅是百分比的大小.
12.A
解析: A
【解析】新增的数量=2011年的数量-2010年的数量。
二、填空题
13.5;100【解析】【解答】解:30÷20×1=15(厘米);20×5=100(万元)故答案为:15;100【分析】求出30万是20万的几倍那么表示30万的长度就是1厘米的几倍;用1厘米表示的钱数乘5
解析:5;100
【解析】【解答】解:30÷20×1=1.5(厘米);20×5=100(万元)。 故答案为:1.5;100。
【分析】求出30万是20万的几倍,那么表示30万的长度就是1厘米的几倍;用1厘米表示的钱数乘5即可求出5厘米表示的钱数。
14.50;5【解析】【解答】①15+18+14+3=50(人)六年级(1)班共有学生50人;②15÷3=5优的人数是不及格人数的5倍故答案为:①50;②5【分析】①优良及格不及格的人数之和就是全班人数;
解析: 50;5
【解析】【解答】①15+18+14+3=50(人), 六年级(1)班共有学生50人; ②15÷3=5, 优的人数是不及格人数的5倍。 故答案为:①50;②5。
【分析】①优、良、及格、不及格的人数之和,就是全班人数; ②优的人数÷不及格人数=优的人数是不及格人数的倍数。
15.A;C【解析】【解答】解: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故答案为:A;C【分析】条形统计图是用长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用折线的高
解析: A ;C
【解析】【解答】解: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A;C。
【分析】条形统计图是用长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用折线的高低变化表示增减变化情况。
16.5;中国上海;34;84【解析】【解答】观察可知统计图中1格表示5票得票最多的城市是中国上海与得票最少的城市相差:36-2=34票一共有:2+12+28+6+36=84(人)故答案为:5;中国上海;
解析:5;中国上海;34;84
【解析】【解答】观察可知,统计图中,1格表示5票,得票最多的城市是中国上海,与得票最少的城市相差:36-2=34票,一共有:2+12+28+6+36=84(人). 故答案为:5;中国上海;34;84.
【分析】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图中每格代表5票,条形越高,表示得票越多,据此观察统计图可知,得票最多的城市是中国上海36票,得票最少的城市是波兰弗洛兹瓦夫2票,要求两个城市相差几票,用减法计算;要求一共有几人投票,将所有的得票数量相加即可解答.
17.大;小【解析】【解答】一个格子表示多少个单位与所画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据有关数据大每格所表示的单位大数据小每格所表示的单位小故答案为:大;小【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
解析: 大 ;小
【解析】【解答】一个格子表示多少个单位与所画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据有关,数据大,每格所表示的单位大,数据小,每格所表示的单位小。 故答案为:大;小
【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一个格子表示多少个单位与所画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据有关,数据大,每格所表示的单位大,数据小,每格所表示的单位小。在制图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18.(1)10(2)50(3)75【解析】【解答】1纵轴每个单位长度表示10万元故答案为:102(30+40+60+70)÷4=50(万元)故答案为:503(70-40)÷40=75故答案为:75【分析
解析: (1)10 (2)50 (3)75
【解析】【解答】1.纵轴每个单位长度表示10万元. 故答案为:10.
2.(30+40+60+70)÷4=50(万元) 故答案为:50. 3.(70-40)÷40=75% 故答案为:75.
【分析】对于第1题,根据纵轴上1格的对应的数据进行解答即可;对于2题将这四年的
投资求和再除以4即可解答;对于3题,用1999年投资的钱数减去1997投资的钱数再除以1997投资的钱数即可解答.
19.760;20【解析】【解答】解:①1÷(115+120)=1÷760=607(分钟);答:小红小军同时打扫教室卫生607分钟可以完成②1﹣115×3=1﹣15=45;45÷125=20(分钟);答:
解析:;20
【解析】【解答】解:①1÷( =1÷ , = (分钟);
答:小红、小军同时打扫教室卫生 分钟可以完成. ②1﹣ ×3, =1﹣ , = ;
=20(分钟);
),
答:剩下的小亮打扫还需要20分钟完成. 故答案为: ,20.
【分析】由统计图可知:小红打扫教室用的时间是15分钟,小军是20分钟,小亮是25分钟;
把打扫教室的工作量看成单位“1”,小红的工作效率就是 的工作效率是
,小军的工作效率是
,小亮
;(1)先求出小红和小军的工作效率的和,再用总工作量除以工作效率
的和就是合作需要的时间;(2)先求出小红3分钟打扫了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再求出剩下的工作量是多少,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小亮的工作效率就是还需要的时间.解决本题先从统计图上读出数据,再由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求解.
20.计算机【解析】【解答】从统计图中直接看出参加计算机小组的人数最多【分析】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的认识及运用统计图中长条最高的数量最多最短的数量最少
解析:计算机
【解析】【解答】从统计图中直接看出,参加计算机小组的人数最多。
【分析】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的认识及运用,统计图中长条最高的数量最多,最短的数量最少。
三、解答题
21. (1)(2)10
(3)马明;李刚
【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作图即可;
(2)统计图的纵坐标每两个相邻数字之间相差10,所以每格代表10首; (3)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即可。
22. (1)(2)5;A;C;60
(3)对可回收垃圾定时定点进行集中回收,循环利用。(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解:(2)图中一格代表5吨,产生的A类垃圾最多,C类垃圾最少。这段时间产生的垃圾总量是:30+17+3+10=60(吨)。 故答案为:(2)5;A;C;60。
【分析】(1)横轴表示类别,竖轴表示数量,每格表示5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在统计图相应的位置画出长条即可;
(2)根据统计图竖轴的单位确定一格表示的重量,然后判断最多和最少的垃圾类型;用加法计算垃圾的总量即可;
(3)针对垃圾分类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即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