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知识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4:02: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知识总结

一;通假字并解释意义

1;暴霜露;暴通曝,冒着2;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 3;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羞通馐美味食品4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逝 世通逝,死去 5敛不凭其棺,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6;少纵则逝矣;少通稍。7;与可没于陈州,没通 ,死亡.8;而节叶具焉;具通俱,俱全. 二;古今异义词

1;率赂秦耶 古义;一概,全部。 今义;率领。

2;至于颠覆 古义;终究,到….结局。今义;用作表示另捏一事的连词。

3;其实百倍 古义;那实际情况。今义;实际上。 4;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父辈。今义;指父亲的父亲。 5;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两次。今义;表示又一次。

6;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慧和力量。今义;指理解事物的能力。 7;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指真实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古义;可以凭借的意思。今义;表示可能,能够或许可之义。

9;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古义;推究。 今义;用作名词原则,副词原来。 所以古义;是……的原因。 今义;一般用于因果关系

的连词。

10;抑本其成败之迹 古义;或者。今义;动词,抑制等。 11;吾与汝俱少年。 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 今义;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

12;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古义;成长立业。今义;组织机构等成立成功,开始存在。

13;将成家而致汝。古义;安家。 今义;男子结婚。

14;志气日益微。 古义;意志和元气。今义;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15;而心识其所以然。 古义;原因或道理。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16;初不自贵重。 古义;看重。 今义;价值高。 17;月落庭空影许长。 古义;这样。 今义; 也许。 18;废卷而哭失声。 古义;停下,放下。今义;废弃。 19;吾将以为袜。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20;发函得诗。古义;打开。 今义;发送。 21;而读书者与之。 古义;赞成。 今义;给。 22;以书遗余曰 古义;赠送。 今义;遗失。 三;词类活用

1;李牧连却之。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2;始速祸焉。 速;形容词带宾语,用作动词,招致。

3;日割月削 日月;分别做“割,削”的状语,表时间动词的持续性,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5;理故宣然 理;名词作状语,按道理。 6;乱者四应。 乱;形容词作动词,作乱。 7;仓皇东出。 东;方位词,东作出的状语。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形容词用做使动,使…兴。亡;动词用作使动,使…亡。

9;其如西归,将成家而致装。西;名词作状语,表示向西行。 10;毛血日益衰。日;名词作状语,表示一天天地。 11;汝不肯来,恐旦暮死。旦暮;名词作状语,表示早晚。 12;将成家而致汝 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的意思。 13;以追其所见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 14;余因而实之。实;名词作动词,证实。 15;吾将买田而归老焉。老;形容词作动词,养老。 16;余可厌之。 厌;形容词作动词,厌恶。

17;内外不一,心不能然也。 一;数词作形容词,一致。 18;初不自贵重。 重;意动用法,以…为贵重。 四;古汉语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判断句,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为….所表示被动。 3;泊牧以谗诛。 被动句;牧表被动。 4;赵尝五战于秦。 介词,结构后置句

5;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者…也 表判断。

6;为天下笑。 被动句,“为”表被动。 7;还矢先王。省略句;矢后省略介词于

8;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判断句,“也”表判断。 9;何为而在吾侧也?宾语前置局。

10;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介词结构后置。 11;为兄嫂是依。宾语前置局。

12;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判断句

13;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判断句。

14;庖丁,解牛者也。判断句。 15;轮扁, 斫轮者也。判断句。

16;自婤腹蛇蚨以至于剑拔寻者,生而有之也。判断句 17;吾将以为袜。 省略句。

18;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省略句。 19;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省略句。 20;知公倦于笔砚。状语后置

21;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状语后置。 22;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状语后置 23;足相蹑于其门。状语后置

24四方之人持兼素而请者。定语后置。 25起复有竹乎。固定句式 五;一词多义。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知识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afm85c8333pebe0io3703gjy5zd2f00lr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