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网络环境下数学集体备课初探
作者:温永发
来源:《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17期
网络正影响和改变着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使得教育环境、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而这一系列的变化集中体现在教师备课中,催生新的备课理念和备课方式。网络集体备课就是在这种变化中产生的,其创新之处在于把网络环境、网络技术与集体备课紧密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群体智慧,又促进教师个性发挥,让集体备课真正达到优质、高效。
一、网络环境下数学集体备课基本模式 1.择优整合,形成自己的个人教学设计
主备人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搜索相关教学资源,品评思索,择优整合,形成自己的个人教案、教学设计、课件等。并提前一周在网络平台发布,供大家讨论。提供讨论的教案、教学设计必须是博取众家之长,是个人精心思考的预设;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讲求课堂实效的。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必须摆正\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这四项内容的位置,合理下载。
2.交流讨论,形成有群体智慧的共性教学设计
教师在个人一备的基础上,认真阅读主备人的初稿,并根据自己备课情况,在网络平台积极参与交流讨论。要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以主备人的教案、教学设计为基础,主要解决重点、难点、注意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及教学策略等共性问题。在充分讨论之后,主备人要根据每位教师的回帖,及时修改、优化教案和教学设计等,形成有群体智慧的共性教学设计,并将其再次上传到网络平台,使教学资源得到共享。
3.“班本”处理,制定适合自己的特色教学设计。
教师在网络平台下载打印“共性教学设计”,再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学生实际,进行“班本处理”,即二次备课,修改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设计。此环节要在学生学习的弱点与知识的缺陷点上下功夫,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填平弱点,克服缺点,在课程目标、教学流程、学生活动上反复推敲,创造一个适合自己的精品教学设计。 4.反思交流,形成个性化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师运用经过修改的“个性化”教学设计,经课堂教学实践后,要求学科组教师两天内在网络平台上发表教学反思,交流教学得失,提出教学设计的“优化”意见,供本组教师交流讨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