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分项工程及设备材料进行验证的行为,一般分现场检验和试验室检验。
检验记录尽量采用表格形式,使用量化数据。应定明检验项目、规定的合格值及检验结果、部位、数量、检验时间及人员。现场终检记录应由业主(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试验室检验在工地无条件时,应委托有资格且监理工程师同意的试验室进行。
(3)质量体系运行记录
质量体系文件制订、签发、执行、检查、评审、变更和质量改进等一系列活动的记录。
(4)公司内外级质量领导者和第二、第三方进行的质量监督、检查和质量审核记录。
(5)监理工程师质量抽查记录,包括监理工程师因施工质量问题发出的返工停工令以及项目部对质量问题处署报告。
(6)工验收记录
交工验收签证作为交工验收记录,它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总的结论。
(7)质量记录的整理、保管和使用
质量记录原件由工程技术科整理保管,交验工程的单位、分部和单元工程划分进行整理装订,同时复印副本,以备使用、查阅。工程交工后由工程技术科交公司技术质检科归档。
11、内部质量审核
内部质量审核是为了确定实施的质量是否有效地满足规定的质量标准及法规要求而进行的一种管理手段,包括对质量体系文件和质量相关部门的审核。其目的是对质量体系和符合性、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纠正不合格项发生,使质量体系有效地运行。由质检科负责组织
有关职能部门实施。
(1)审核的依据
审核的依据是质量体系标准GB/T19001-2000及按此标准编制的质量体系文件,相关的图纸、文件资料、法规。
(2)审核程序(见审核程序框图) (3)审核步骤和方法
提出审核: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提出,也可由上级领导或业主提出。
审核准备:制定审核计划,组织审核小组并分配任务,准备工作文件(检查结论表格)。
实施审核:进行首次会议、现场检查、末次会议,由审核组长负责。
审核报告:对审核结果进行评价,由审核组长负责完成。 纠正预防措施的制订和认可。向受审核方提出采取纠正措施的要求,受审核方制订纠正措施,对纠正措施评价和论证、记录,并作出结论,由审核组长组织完成。审核程序框图:
提出审核 审核计划 首次会议 现场检查
末次会议 审核报告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订与实施 跟踪检查 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质检科跟踪查改进效果,并作出记录。 (4)审核频次
定期审核,对本大纲或某质量体系要素每年1-2次。
不定期审核,根据工作需要对有关质量相关部门的不合格项或质
量活动进行即时审核。
(5)各被审核部门收到审核报告以后应及时提出质量改进计划,对审核报告指出的问题制订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质量改进。
12、工程验收交付
工程验收交付指按施工合同文件规定的内容完成并交付业主(或转入下一步施工)的全部活动。
(1)工程验收分类
工程验收分为: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即某一分部、分项工程完成或隐蔽工程、关键部位施工完成进行的验收阶段(中间)验收即工程完成告一段落或工程主体完成,或完成工程可形成生产能力进行的验收;竣工验收即已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工程内容,质量符合要求,能正
常投入使用,阶段验收中的问题已处理完毕,工程交付使用验收。
(2)工程验收交付程序
(3)分部分项工程验收
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由质检科会同监理工程师在初检、复检的基础上进行,每项工程基础验收均应有签证。
(4)阶段验收
阶段验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准备验收资料,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会同验收小组进行验收签证。
阶段验收前的检查:
验收前应按施工合同文件认真检查是否已完成了规定的工程任
研究施工合同和工程设计文件图纸 编印检查、验收表格 分部分项工程验收 整编验收资料 阶段(中间)验收 准备验收文件、竣工图纸,整编竣工资料 竣工验收 工程交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