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教案
技巧是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教学内容。技巧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场地器材条件要求不高,是广大中学生喜欢和易于开展的运动项目。
从技巧动作的技术结构分析,可分为静力性动作(如:各种平衡、倒立、水平支撑等)和动力性动作(如:滚翻、手翻、空翻、摆越等),九年级的技巧教学内容是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以技巧运动中最基本、最简单的倒立、滚翻及平衡等动作组成。通过练习不仅可以养成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发展体能,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相互交往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价值
技巧教材的动作具有很好的锻炼价值,通过练习不仅可以有效地发展身体素质,特别是对力量、柔韧、灵敏、平衡等素质作用更加明显,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增强对外界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技巧运动中的许多动作对形成和塑造健美的体形具有独特的作用。同时在学练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敢于克服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心理品质,在互帮互学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人际交往及团结协作,增强安全意识和能力。
(二)教材设计思路
九年级的技巧教材内容为头手倒立及经单肩后滚翻成跪撑平衡等动作,属于技巧运动中的基本动作,是在七年级学习了肩肘倒立、前后滚翻、鱼跃前滚翻动作的基础上学习的,动作的难度及要求有所提高。掌握好技巧运动中的动作技能不仅要有相关的体能做基础,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好技巧动作技能也为其他项目的学习奠定良好的身体和心理基础。
技巧教材的教学,主要是在学习单个动作的基础上,将已学过的动作串联构成组合动作进行练习,如:在基本掌握经单肩后滚成跪撑平衡(女)动作方法后,采用前滚翻直腿坐一经单肩后滚成跪撑平衡一跪跳起,使前后知识与技能相互衔接,有利于学生提高运动技能。
在技巧动作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动作方法,而且还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保护与帮助技能,并在相互学练中运用这些技能共同提高动作质
量。另外,还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逐步理解动作原理的前提下,将所学过的知识、技能与自主或合作创编动作教学组合练习,不断地提髙学生学练兴趣。
(三)技巧教材的安排和搭配建议
技巧教学的内容是在体操垫子上进行的身体练习,也称为“垫上运动”,一般进行技巧练习时,服装不宜穿得太多或臃肿,否则会影响完成动作的质量,另外,由于技巧教学内容的练习强度不大,所以一般不适宜安排在气温较低的秋末、冬季或早春季节。
由于技巧教学内容的运动负荷一般不大,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垫子的数量,适当加大练习密度,另一方面可选择和安排一些强度较大的练习,如接力跑或利用垫子进行一些发展相关体能的练习,以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
二、头手倒立(男)
头手倒立是技巧运动中倒立类的动作,它是通过头及两手作为支撑的倒立动作,动作特点是身体重心控制在以头、手做支撑的等边三角形内,要求身体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及良好的方位及身体的感知能力。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头手倒立的动作方法,做到蹬摆配合协调,倒立停1?2秒。 2.通过学练,发展学生的力量、协调、平衡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感知及控制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挑战自我的心理品质;在互练互学中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安全及责任感。
(二)动作方法准备姿势:蹲撑
两手体前撑垫与肩同宽,用头的前额上部在两手前着垫,颈部梗直,头、手成等边三角形;一脚稍用力蹬地,使臀部位置提高,另一腿向上摆起,使身体重心控制在等边三角形的支撑面内,蹬地腿与摆动腿并拢,两肘内收加紧,身体慢慢伸展,两腿绷直成头手倒立(图9-1)。
口诀:上体前屈两手撑,头手要成三角形,蹬摆配合控重心,并腿要停两秒钟。
(三)动作要点
头手支撑成等边三角形,两肘内收,身体以脚尖带动向上伸展。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蹬摆协调配合,头手成等边三角形做支撑。 难点:身体重心的控制。 (五)保护帮助方法 1.相互保护帮助方法
保护帮助者站在练习者的前或侧方,两手扶髋或腿,帮助维持身体平衡(图9-2)。
2.自我保护方法
当练习者感到重心前移,无法控制身体平衡时,可采用低头团身前滚的方法进行自我保护。
(六)教学建议
1.发展屈臂支撑的静力性练习 (1)分腿体前屈的屈臂支撑练习。
(2)蹲撑开始,两腿分别架于支撑的肘关节上的静力练习。 2. 做撑手、放头、提臀练习
要求:
(1)头、两手位置成等边三角形,梗头。 (2)提臀,重心稍前移。
3.在保护下进行头手倒立的蹬摆练习 要求:蹬摆配合协调,力量适中有控制。 4.在保护帮助下进行头手倒立练习
开始练习时,也可采用两人帮助的方法,一人在练习者的前面扶髋或腿,另一人在练习者的侧面帮其两肘内收。
要求:在保护帮助下,头手倒立停1?2秒钟。 5.靠墙或器械做有保护的头手倒立 6.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学练中,交流控制身体重心的感觉和方法,逐步做到在理解动作原理的情况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加快掌握动作的进程。
7.预防伤害事故
由于头手倒立是以头、手做支撑的倒立动作,因此,练习前必须做好头颈及手腕的活动,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另外,头手倒立用前额的上部为支撑,要求颈部有一定的紧张度,即要梗头,练习前要使学生明确梗头的作用及方法,以促进头手倒立技术动作的掌握。
(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蹬摆配合不协调,提臀不够,重心未前移
原因:头、手撑垫时两脚位置较远,摆腿方向偏后而未向上,或蹬地摆腿时塌腰,不能提臀。
纠正方法:
(1)头、两手及脚按标记进行蹬摆练习。
(2)在帮助下反复进行头手倒立的蹬摆练习(帮助者站在练习者前面,采用两手扶髋的方法)。
2.身体重心未在支撑面内或立不稳
原因:腰腹力量差(松腰);两肘未内收加紧。
纠正方法:
(1)加强腰腹肌力量的练习。
(2)徒手进行两肘内收练习,体会两肘内收时肌肉用力的感觉。 (3)用脚尖触及标志物进行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保护帮助者可采用一人扶腿,另一人应手触练习者的脚尖,使练习者用脚尖顶其手掌,促使练习者紧身立腰。
教学提示
技巧倒立类动作的特点:
技巧运动中的倒立类动作也是平衡型动作,首先它要求身体重心必须控制在支撑面内,同时要稍停2秒钟。在头手倒立的练习中,如何才能做到呢?蹬摆力量适中,并控制身体重心;伸腿向上,倒立要紧身立腰是关键。
(八)头手倒立的拓展练习
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自主或结伴尝试变化头手倒立的不同起法,以及结束方法等。
1.分腿慢起头手倒立、双脚蹬地团身起的头手倒立(图9-3)
2.头手倒立一前滚成蹲立(或成两腿交叉蹲立)(图9-4)
建议在进行头手倒立一前滚成蹲立时,要强调推手、低头,有直体前倒过程(图9-5),再迅速团身收腿前滚成蹲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