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导学案
一.明确目标,预习交流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勾股定理和逆定理,并会熟练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猜想证明的过程,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勾股定理逆定理在生活中运用,感受数学美,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勾股定理和逆定理的应用。
难点:勾股定理和逆定理的灵活应用。
【复习作业】: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
(通过边长的计算,可以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222
2.在△ABC中,若a=b-c,则△ABC是 三角形, 是直角; 3.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分别为下列长度,判断该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指出那一个角是直角? (1)a=9,b=41,c=40; (2)a=15,b=16,c=6; (3)a=
5434,b=1,c= (4)a=5k,b=12k,c=13k(k>0)。
二、例题精讲,习题精炼 类型一:三边为常数
【例1】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a?6)2?b?8?c?10形的形状是( )
A:底与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
【练习1】如果△ABC的三边长a、b、c满足关系式?a?2b?60??b?18?c?30?0,则以
2?0,则三角
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
类型二:三边为式子
【例2】 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a=n2-1,b=2n,c=n2+1(n>1).求证:∠C=90°。
【练习2】若在△ABC中,a=m2-n2,b=2mn,c= m2+n2,则△ABC是 三角形。
归纳:在不明确a,b,c的大小关系时,先把每个数的 算出,再看是否有 。
1
类型三:需要公式变形
【例3】已知△ABC的三边为a、b、c,且a+b=4,ab=1,c=14,试判定△ABC的形状。
类型四:构造直角三角形
【例4】如图,小明的爸爸在鱼池边开了一块四边形土地种了一些蔬菜,爸爸让小明计算一下土地的面积,以便计算一下产量。小明找了一卷米尺,测得AB=4米,BC=3米,CD=13米,DA=12米,又已知∠B=90。
BADC三、小结:这节课你学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哪些方面的应用?
四、拓展提升:
1.一根30米长的细绳折成3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比较短边长7米,比较长边短1米,请你试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
2.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2+b2+c2+50=6a+8b+10c,求△ABC的面积。 (提示:公式变形)
3.如图,已知等腰△ABC的底边BC=20cm,D是腰AB上一点,且CD=16cm,BD=12cm,求△ABC的周长.
D A B 2
C
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F为DC的中点,E为BC上一点且EC=∠EFA=90。.
14BC,求证:
5.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AD∥BC,AB=4,BC=6,CD=5,AD=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3
ADBEC类型五:方位题
2.如图,南北向MN为我国领域,即MN以西为我国领海,以东为公海.上午9时50分,我反走私A艇发现正东方向有一走私艇C以13海里/时的速度偷偷向我领海开来,便立即通知正在MN线上巡逻的我国反走私艇B.已知A、C两艇的距离是13海里,A、B两艇的距离是5海里;反走私艇测得离C艇的距离是12海里.若走私艇C的速度不变,最早会在什么时间进入我国领海?
分析:为减小思考问题的“跨度”,可将原问题分解成下述“子问题”: (1)△ABC是什么类型的三角形?
(2)走私艇C进入我领海的最近距离是多少? (3)走私艇C最早会在什么时间进入?
M A E C
B N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