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上海所发生的帝国主义列强排挤、摧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种种情况。
第三,小说塑造了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阅读经验告诉我们,小说迷人的魅力之一,或者说是它成功的根本标志所在,就是塑造了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别部书,看过一篇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人性格都写出来。”传统小说如此,现代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开创者,美国作家享利.詹姆斯也认为:“小说可以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它确实在企图再现人生。”意识流小说的著名理论家,英国女作家伍尔芙说得更干脆:“好小说的基础不是别的,就是人物的创造人物是活的,小说就有希望,反之,小说就注定被人遗忘……那么,小说塑造人物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呢?伍尔芙认为作者是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通过塑造人物的方式来表现,因此,塑造-一个人物对读者而言,就是提供了一种观照生活的独特视角:“假如你回想-下你认为是伟大的那些小说一《战争与和平》、《名利场》、《特利斯川·项狄》、《包法利夫人》、《傲慢与偏见》、《卡斯特桥市长》、《维也特》-你想到这些书你立刻就会想到某个人物,他对于你是那么具有现实性(我的意思不是说跟生活一样),他足以使你不但想起他本身而且还通过他的眼睛去认识各种各样的事情——宗教、爱情、战争、和平、家庭生活、省城的舞会、日落、月亮的升起、灵魂的不灭。我看,人类经验中没有一一点不是包括在《战争与和平》里。在这些作品中,伟大的作家都是使我们通过某人物去看他所要我们看到的事物。不这样他算不得作家而成了诗人、史学家或宣传鼓动家。”
3.阅读下面这篇微型小说《烛心》,尝试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艺短论。 《烛心》这篇小小说能以小见大,全篇没有一句议论的话语却通过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对话,言行。展示了两个不同的内心世界。歌颂了小男孩纯洁、善良、童贞的内心世界。有力地鞭挞了这成人世界的阴暗、复杂。让小男孩的“烛心”照亮了这个世界温暖了人们的心。
这篇文章跌宕起伏,一个“乔迁新居”。写出了小薇的高兴、幸福。“还没收拾完毕“说她很忙碌。接着文章急转直下“突然停电,室内一片漆黑”。新居主人的心情也随之降到了最低点。烦躁、邪恶、阴暗、猜忌的心理也随之而来。一阵阵挚着的敲门声,把她唤醒,门开了,一个活泼的小男孩出现了:“阿姨,你
家有蜡烛吗?”这说明小男孩的天真、稚嫩。不了解成人世界的复杂、阴暗。本来小男孩是想听到女主人说“没有”。好把蜡烛拿出来给她一个惊喜。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美好的行为,然而却引起女主人的误解,以为是来借蜡烛的,由此加深了女主人不好的心情,和猜忌的心。面对一个不懂世故的小男孩,极不友好地说出了拒绝的话,紧接着就要关门。这时小男孩并不知道女主人的心思,急忙拿出蜡烛。这里用了变戏法,高高举着描写了小男孩,天真、活泼、可爱的样子。结尾是整个小说的升华。用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说明小薇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和教育。同时给读者也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令人回味。黑夜掩饰了一切,烛心却给人以光明、温暖,新的希望。这里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写,恰到好处:女主人与小男孩;烦躁与快乐;复杂、阴暗、猜忌与天真、活泼、纯洁;漆黑的夜与光明的烛心。双手捂面——女主人羞愧难当,她怕她的丑陋玷污了她也曾有过的纯真的心,这里我们看到了良知的回归与复苏。作者用语精当。
相关推荐: